掏空家底也要支援乌克兰,更是打开国门请美军永久自由出入,一个国家到底能软弱愚蠢到

史记越玉门 2025-11-08 17:36:37

掏空家底也要支援乌克兰,更是打开国门请美军永久自由出入,一个国家到底能软弱愚蠢到什么程度,丹麦这个国家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作为欧洲小国,丹麦的一系列操作彻底打破了外界对国家主权的认知,一边是不计成本的对乌援助,一边是毫无底线的对美让步,这样的选择不仅让本国民众付出代价,更给所有小国的生存之道敲响了警钟。   丹麦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已经夸张到超出常理,援助总额占到了自家GDP的2.4%,这个比例在全球都名列前茅。   为了凑齐援助物资,丹麦不仅把从以色列购入的21门迫击炮全数奉上,连博物馆里陈列的老旧“豹”式坦克都搬了出来送上战场。   更离谱的是,丹麦政府在编制援助预算时出现严重失误,现在军方连购买笔记本和清洁剂的资金都捉襟见肘,只能强制军人休假、停发加班费,空军也大幅减少甚至取消训练。   持续的援助让丹麦关键弹药储备量下降了约30%,国内财政压力陡增,能源成本因为与俄罗斯合作中断不断攀升,政府不得不削减民生开支,这些代价最终都转嫁到普通民众身上。   在对美妥协上,丹麦更是做到了极致。议会以94票赞成、11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通过法案,允许美军在丹麦领土设立军事基地、驻扎士兵并储存装备,还把日德兰半岛的三个空军基地和埃斯比约港都交给美军使用。   更严重的是,法案赋予美军治外法权,美军人员在丹麦境内犯罪可移交美国军事法庭,依照美国法律审理,美国士兵甚至能对丹麦平民行使管控权。   这种主权让渡已经不是简单的军事合作,而是把国家防务彻底绑在美国战车上,要知道丹麦早在1951年就和美国签署过格陵兰防务协定,允许美国建立空军基地监控苏联,如今更是从被动依附变成主动捆绑。   回顾历史,丹麦的软弱早有先例,二战时期丹麦奉行契约中立政策,一边裁军一边和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结果不到一年就被德军不宣而战,仅仅4小时就丧失主权。   本该吸取教训的丹麦,战后却选择全方位依赖美国,成为北约创始成员国后,极力推动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甘愿做美国遏制俄罗斯的北欧桥头堡。   即便曾被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海底电缆监视周边国家政要,即便特朗普政府提出要收购格陵兰岛,丹麦也没有任何反抗,反而进一步深化对美合作。   其实小国生存从不是只有依附大国一条路,芬兰和瑞典的武装中立、新加坡的平衡外交,都证明了保持战略自主才能赢得尊重。   丹麦的选择完全背离了国家利益,把安全寄托在他国身上本身就如同与虎谋皮,美军的永久驻军不会带来真正的安全,只会让丹麦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子,一旦地缘格局变动,最先被牺牲的就是这种没有自主防务的国家。   过度援乌不仅耗尽了国家储备,还破坏了与周边国家的平衡关系,这种既损害民生又丧失主权的操作,根本不是所谓的“正义支持”,而是短视的战略失误。   国家的强大从来不是靠依附他人,主权独立和自主防务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放弃自身权益去讨好大国,最终只会沦为别人的附庸,丹麦的经历已经给出了最真实的答案。   大家觉得一个国家想要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立足,是应该坚持战略自主还是依附大国寻求庇护?

0 阅读:0
史记越玉门

史记越玉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