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东吴把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以邀功,曹操高兴地惊呼:“云长已死,吾将可

趣史小研究 2025-11-08 01:29:15

公元219年,东吴把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以邀功,曹操高兴地惊呼:“云长已死,吾将可安矣。”不料司马懿的一句话,让曹操如梦初醒。 这话太真实了。压在心头几个月的大石头,终于搬开了。那个天天让他做噩梦的战神没了,他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满朝文武估计也都在庆贺:“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心腹大患已除!” 然而,就在这一片欢腾中,有个人没笑。 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他走了出来,给曹操泼了一盆冷水。司马懿说了句什么?史料没明着记原话,但那意思,绝对是石破天惊。 他大概是这么说的:“大王,您高兴早了。孙权把关羽的头送来,这是想把咱架在火上烤啊!” 曹操是何等人物?他一听这话,如梦初醒,后背的冷汗估计“唰”一下就出来了。 他高兴的是“军事威胁”解除了,司马懿点醒他的是“政治阴谋”开始了。 这到底是个什么局? 咱得捋一捋孙权的心思。 孙权杀了关羽,抢了荆州。他最怕谁?当然是刘备。 刘备和关羽那是“恩若兄弟”,虽然没准真有桃园结义,但那感情比亲兄弟还铁。你杀了我兄弟,我刘备能跟你完? 孙权猜都能猜到,刘备马上就要倾全国之力,玩命来打东吴。 孙权也怕啊。他刚拿下荆州,屁股还没坐热,消化不良呢。要是刘备玩命,曹操再从北边捅一刀,他东吴就得当场去世。 所以,孙权送关羽的头给曹操,这个动作,简直是“一石三鸟”的毒计: 邀功示好: “曹老板,你看,你最头疼的关羽,我帮你搞定了。咱俩是盟友。” 嫁祸江东: 这是最狠的一招。他把头送给曹操,等于向全天下宣布:“杀关羽这事,我孙权干了,但曹操也有份!”他要把曹操也拖下水,绑在“杀关羽”的战车上。 转移仇恨: 他最希望看到的,是刘备把仇恨的矛头,主要对准曹操。哪怕不能全对准曹操,至少也得分一半过去。这样,他东吴的压力就小多了。 如果曹操高高兴兴地收下这份“大礼”,还给孙权回信点赞。那刘备那边会怎么想? “好啊!原来是你们俩合伙把我兄弟给弄死了!” 那刘备的复仇之火,可就不是烧孙权一家了,而是要连曹操一块烧。孙权呢?他就可以坐山观虎斗,看着刘备和曹操死磕,自己安安稳稳地消化荆州。 司马懿点破的,就是这一层。 曹操瞬间就明白了。这个“碧眼小儿”,太阴了。他刚从关羽的刀口下逃生,差点又跳进孙权的政治陷阱里。 “如梦初醒”的曹操,立马做出了一个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政治公关”。 他怎么办的? 他没有拒绝这颗头颅,也没有藏起来。 曹操下令,用沉香木给关羽雕刻了身躯,将头颅和木身合葬,然后,以王侯之礼,在洛阳隆重安葬了关羽。 曹操这手,那才叫“高”。 这一招,直接把孙权的毒计给破了。 这是做给刘备看的: “玄德,你兄弟死了,我很痛心。你看,我给他办了最高规格的葬礼。我曹操是敬重英雄的。谁是凶手?孙权。谁是小人?孙权。你的仇,该找谁报,你心里得有数。” 这是做给孙权看的: “你那点小九九,我门儿清。想拉我下水?没门。这口黑锅,你自己背。” 这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曹操展现了自己的气度。当年关羽“挂印封金”,曹操就没杀他,还送他走。现在关羽死了,曹操依然以国士待之。这份胸怀,是霸主应有的。 一颗人头,在武将手里,是战功。在孙权这样的政客手里,是“嫁祸”的工具。在曹操和司马懿这样的顶级战略家手里,又成了“反嫁祸”的道具。 关羽的死,标志着孙刘联盟的彻底破产。 而曹操的这个“厚葬”举动,算是给这场破产大戏,点了最后一把火。 孙权的目的虽然没全达到,但他也认了。反正荆州到手了,刘备的仇恨,他硬接。 果然,仅仅两年后,刘备倾国之力伐吴,夷陵之战爆发。孙权被打得节节败退,差点亡国,最后靠陆逊一把火才翻盘。 而曹操呢?他成功地从这场漩涡中脱身,安稳地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几个月。 有意思的是,就在安葬了关羽后不久,公元220年正月,曹操自己也病逝了。他终究是“安”了,但不是因为关羽死了,而是因为他看透了孙权的计策,摆平了这最后一场政治风波。 一颗人头,撬动了三国的走向。而司马懿那句点醒曹操的话,真正展现了什么叫“政治的冰冷与清醒”。在英雄的热血冷却之后,这帮玩政治的,才刚刚开始他们的牌局。

0 阅读:2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