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出名了!不止中国,连全世界都知道了!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对外证实,由中国科

文史小将 2025-11-07 18:32:05

这下出名了!不止中国,连全世界都知道了!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对外证实,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牵头打造的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近期成功完成钍铀核燃料的首次转换。 在中国的大西北,发生了一件相当特别的事:在干旱闻名的甘肃民勤,竟然有一座核反应堆无需水冷却就能稳定运行。 11月1日,中科院确认,这座2兆瓦的钍基熔盐实验堆已经成功实现了关键的钍铀燃料转换。 虽然这项技术听起来复杂,实际上它带来的影响远不止技术本身,甚至可能会改变核能产业的格局,彻底解决核能长期存在的几个难题:资源短缺、安全隐患和用途单一。 在过去,核电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燃料问题。 像铀-235这样能被用于核反应堆的元素,在天然铀矿中仅占不到1%。这就意味着,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必须依赖进口来满足核能的需求,能源安全一直受到威胁。 而钍基熔盐堆的出现,则把这局面打破了。 它使用的钍是中国储量丰富的资源,全球第二大,且钍的开采几乎不需要额外开销——它大部分是从内蒙古等地的稀土矿中提取的副产品。 这样一来,原本是工业副产品的钍,如今成了战略能源。仅靠白云鄂博等矿区的钍储量,足以支撑中国数千年的能源需求。 另一个长期困扰核能发展的难题就是安全问题。 传统的核反应堆通常需要高压操作,存在爆炸的风险。钍基熔盐堆的设计则彻底改变了这一点。 它在常压下运行,根本没有高压容器的问题。 最关键的是它的“冷冻塞”设计,作为一个物理开关,一旦反应堆温度过高,冷冻塞会自动融化,熔盐和核燃料会因为重力作用流入地下的应急罐中,几秒钟内温度就能迅速下降,熔盐凝固,整个过程不依赖电力,也不需要人为干预,确保了系统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 过去的核电站大多集中于发电,其功能比较单一,但钍基熔盐堆则能打破这种限制。 它不依赖水冷却,因此可以在任何需要能源的内陆地区建造。这一特点尤其适用于工业用能,因为钍基熔盐堆能够输出600到700度的高温热能,这对一些需要高温的工业过程(如炼钢、化肥生产等)至关重要,传统的烧煤锅炉可以被这种清洁的高温替代,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根据中科院的规划,到2035年,百兆瓦级的钍基熔盐堆将开始并网,成为工业园区中的核心能源单元。未来的工业园区,或许不再是烟囱林立,而是一座座小型而安全的核能反应堆提供能源。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对传统能源使用方式的一次全面革新。 这项技术并非中国首创。早在60年前,美国也曾研究过类似的技术,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继续推进。而今天,中国的科研团队凭借坚持和技术积累,成功走通了这条路。 这不仅让中国在核能领域取得了技术领先,更展示了在新能源领域逐步成为引领者的潜力。 通过钍基熔盐堆,中国不仅解决了能源安全的问题,还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新的能源发展范式。

0 阅读:31
文史小将

文史小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