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立刚认为台积电在南京建厂,千亿营收两百亿利润,帮台积电弥补各种亏空的同时,也阻

万事浮华 2025-11-07 11:24:35

项立刚认为台积电在南京建厂,千亿营收两百亿利润,帮台积电弥补各种亏空的同时,也阻碍了大陆自己芯片产业的发展,毕竟台积电南京厂生产的都是成熟制程的芯片,这些芯片我们都可以自己生产,结果现在平白无故就让给了台积电,自家芯片产业反而受到了挤压,是对中国芯片产业的一个巨大打击! 项立刚对台积电南京厂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挺明确,他觉得这事不划算,早年间厂子刚落地时,他就公开说过反对的话。 先说最直观的,台积电这是把大陆当成了“提款机”和“救火队”。2024年的数据摆在那儿,南京厂一年就赚了58亿人民币,可它美国的厂子亏了32亿,日本的亏8亿,欧洲的还亏1亿,加起来正好亏41亿。 你算算,南京厂赚的钱不仅把这几个海外工厂的窟窿全填上了,还净给台积电总部多贡献了17亿。 这哪是正常的跨国企业布局?分明是把在大陆赚的血汗钱,源源不断抽走补贴那些为了配合西方战略建的“吞金兽”。 更让人窝火的是,过去四年南京厂累计从大陆吸走的利润快200亿了,对应的营收更是上千亿级别,这些钱本该流进中芯国际、华虹这些本土企业的口袋,结果全成了台积电的“救命钱”。 再说说成熟制程这块,项立刚说咱们自己能生产,这话一点不假,现在汽车、家电、物联网用的那些28nm、16nm芯片,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早就能造了,而且产能还特别紧张,华虹2025年二季度甚至达到了108.3%的超负荷运转,中芯国际的产能利用率也到了92.5%,这说明市场需求根本不愁,咱们自己的厂子完全能接住这些订单。 可台积电偏偏就盯着这块市场来抢,南京厂专门生产这些成熟制程芯片,靠着它多年的品牌积累,再加上背后有总部补贴的底气,要么用低价抢单,要么靠名气拉走客户,硬生生把本该属于本土企业的市场给占了。 最要命的是,这直接挤压了咱们自己企业的生存空间,你看毛利率就知道了,2025年二季度中芯国际的毛利率才20.4%,华虹更惨,只有10.9%,可台湾的联华电子随便就能稳住30%左右的毛利。 为啥差这么多?还不是台积电搅局的结果,咱们的企业本来就不容易,建厂房、买设备花了大价钱,中芯国际光是2024年的设备折旧费用就有226亿,占了营收的40%,这些成本都得摊进产品里。 可台积电南京厂早就过了折旧期,成本低得很,自然能在价格上压着咱们打,本土企业利润上不去,就没钱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升级的脚步就得慢下来,这不就是眼睁睁看着人家掐住咱们的发展脖子吗? 可能有人觉得,引进台积电能学技术?别做梦了,南京厂做的都是成熟制程,核心的先进技术人家一点不外露,反而用从大陆赚的钱去美国搞3nm、5nm制程,继续对咱们搞技术封锁。 咱们等于既丢了市场,又没学到真东西,反而帮着竞争对手壮大了实力,中芯国际现在虽然爬到了全球成熟制程第三的位置,可离三星还差1.7个百分点,要是没有台积电来分流订单,这个差距早就补上了,甚至可能已经冲到前面去了。 项立刚早年间反对建厂的时候,肯定就看透了这层猫腻,芯片产业的根基根本不是那些遥不可及的先进制程,而是量大面广的成熟制程,这才是支撑千行百业的“粮食”。 咱们自己的产能正在快速扩张,按规划2027年大陆12英寸成熟制程产能全球占比能到47%,可台积电在这儿插一脚,等于在咱们的饭碗里抢饭吃。 本土企业本来能靠这些订单积累资金,反哺研发,慢慢突破技术瓶颈,现在利润被压得死死的,研发投入自然受影响,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什么时候才能建起来? 想想真是气人,咱们有市场需求,有生产能力,却偏偏让外资企业来分走最大的蛋糕,还反过来阻碍咱们自己的产业升级。 台积电南京厂就像一颗钉子,扎在大陆芯片产业的关键位置,一边吸血一边压制发展,这事儿不管怎么算,都是赔本买卖。 项立刚说这是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巨大打击,一点都不夸张,当初要是听他的,现在咱们的本土企业说不定早就腰杆更硬了,也不用在毛利率的泥潭里苦苦挣扎。 这种“帮别人养孩子,饿自己娃”的事儿,真该好好反思反思。

0 阅读:0
万事浮华

万事浮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