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大选一出结果,之前还哐哐给乌克兰送炮弹的“援乌老大哥”一夜之间直接掉转方向,亲西方的老政府被选民骂着赶下台,三个天天喊“一分钱不往乌克兰送”的政党凑够议会多数席位,直接把权给接了。 前总理巴比什卷土重来,带领“不满公民行动党”以34.7%的得票率大胜现政府,直接把“无条件援乌”的政策挂上了退市清仓的牌子。 布拉格的秋意还没染红查理大桥的石板路,捷克大选结果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让整个欧洲政坛打了个寒颤。 计票中心的电子屏上数字跳动到最后一刻,前总理巴比什领导的“不满公民行动”党以35%的得票率拔得头筹,再加上自由和直接民主党、“驾驶者为自己”党,三个高举“停止援乌”大旗的政党硬是凑够了众议院200席中的112个多数席位。 这个曾经往乌克兰哐哐送炮弹的“援乌老大哥”,一夜之间把政策方向盘拧了个180度,亲西方的菲亚拉政府带着“欧洲负责任大国”的口号,被选民骂着赶下了台。 谁都没想到转变会来得这么快。就在半年前,捷克还是欧盟援乌阵营里最积极的成员之一,不仅向乌克兰输送了240辆T-72坦克、120门自行火炮,还把国内15%的国防预算都砸在了军援上。菲亚拉总理甚至在欧盟峰会上拍着桌子怒斥匈牙利“拖后腿”,说“不援乌就是帮俄罗斯”。 可选民的钱包不跟政治口号走,布拉格菜市场里,一颗卷心菜的价格从去年的20克朗涨到45克朗,普通家庭每月燃气费飙到400欧元,通胀率卡在6%的高位下不来。 街头采访时,67岁的退休教师卡琳娜指着超市货架叹气:“政府给乌克兰送炮弹的钱,够给我们涨半年养老金了。”这种不满情绪在民调里体现得淋漓尽致——63.4%的捷克人明确反对继续军援,70.3%的人呼吁立刻开启俄乌和谈。 新上台的三党联盟早就摸准了选民的脉。巴比什在竞选集会上举着能源账单质问:“捷克不是欧洲的后勤仓库,我们的纳税人钱该花在自己人身上。” 他领导的“不满公民行动”党把“停止军援、专注民生”作为核心纲领,支持率一路从20%飙升到35%,拿下80个议会席位。要知道四年前他卸任总理时,还因为贪腐丑闻被反对派追着骂,如今却靠着反援乌主张东山再起。 另外两个盟友也不含糊,自由和直接民主党主席哈维尔·里赫茨基直言“援乌让捷克制造业流失了12%的订单”,“驾驶者为自己”党则把油价上涨归咎于“对俄制裁反噬”,三个政党的主张像三把钥匙,精准打开了选民不满的锁。 政策转向的动作来得比预想更迅猛。新政府还没正式宣誓,候任外长菲利普·图雷克就向 Politico 放话:“军援必须停,未来会把重点转向人道主义援助。”这句话让布鲁塞尔炸开了锅,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紧急召集视频会议,却被捷克方面以“组阁期间事务繁忙”婉拒。 更让欧盟头疼的是,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已经公开表示“期待与布拉格建立新盟友关系”,两国很可能在欧盟内部形成反援乌小团体。要知道捷克之前承诺的20亿欧元年度军援,占乌克兰获得欧盟援助总额的8%,这笔钱突然断供,乌克兰军火库的库存预警灯已经开始闪烁。 老政府的残余势力还在挣扎,前国防部长切尔诺霍娃在电视节目里警告“停止援乌会让俄罗斯更嚣张”,却被主持人反问:“那您能告诉民众,为什么他们要为乌克兰的炮弹冻着过冬吗?”现场观众的掌声给出了答案。 街头的抗议标语也从“支持乌克兰”变成了“先救捷克经济”,布拉格广场上摆摊的小贩们更关心新政府会不会取消能源税,至于遥远的俄乌战场,对他们来说远不如明天的面包价格重要。 这场政治地震不仅震懵了欧洲,也给援乌联盟敲响了警钟。当民生压力盖过政治理想,所谓的“价值观同盟”就变得不堪一击。 新政府已经宣布下周将召开特别议会,表决终止军援的法案,巴比什还计划出访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商讨如何“构建更务实的欧洲安全框架”。 对乌克兰来说,曾经最可靠的盟友突然变脸,意味着不得不重新寻找武器来源;对欧盟而言,如何应对成员国的“援乌疲劳症”,将是未来半年最棘手的难题。布拉格的风吹向了东方,整个欧洲的外交版图,都跟着这股风开始变动。 官方信源:捷克在野党在众议院选举中获胜-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