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长宣布 11月4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下了道狠命令:军方人员跟国会议

景铄看科技 2025-11-05 16:27:28

美国国防部长宣布 11月4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下了道狠命令:军方人员跟国会议员聊美军正事,必须先拿审批,不然免谈。像特朗普力推的“金穹”导弹防御系统、最近在海上打“运毒船”这些事,都被框在了受限名单里。            这两个项目,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但在当前的政治背景下,却意外地成了敏感词。“金穹”系统源自以色列,是一套近程导弹拦截体系,曾多次在冲突中展现其防御能力。   特朗普在任期间大力推动将其引入美军系统,并安排测试与部署。而近期围绕中东局势的升温,让这套系统再次被拿上台面讨论,其政治象征意义远超技术范畴。   而海上缉毒行动,则是美国南方司令部近年来的重点任务之一。随着拉美地区毒品流入的增多,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不断加强对加勒比海、东太平洋地区的巡逻打击。   近期的几次大型缉毒行动中,美军舰艇甚至直接参与了拦截与查缉,这种“准军事化”的执法趋势引发不少争议。   赫格塞思的命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从内容上看,它更像是一种“逆流而上”的行政干预。   面对国会频频对军事预算、武器采购、海外部署等项目进行问责,国防部显然希望通过控制信息源,来稳住自身的话语权。毕竟,军方的每一个动作,背后都牵动着无数利益集团与政治算计。   不过,这项命令的出台,也并非毫无逻辑。从历年来的军事审计和预算谈判来看,军方与国会之间的沟通并非总是高效透明。   有些议员出于地方选区利益,往往会推动某种武器系统的采购,而非从战略全局出发。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某些明知几乎过时的装备依旧能通过预算,是因为它能为某州的军工企业保住订单。军方对此早有怨言,而赫格塞思的命令,可以视为对这种“议员干预军务”的一种反制。   但这也引发另一个问题:军方是否应当拥有如此高度的信息控制权?美国宪法设定中,军事归属文官领导,而国会更是持有预算大权。   军方对信息的封锁,是否会削弱国会的监督能力?这种制度层面的张力,正是美国军政关系的老难题。   这两个议题,一个牵涉对外政策,一个关乎国内安全,都是当前美国政坛的热点。前者与中东局势紧密相关,后者则直接影响选民感知中的“国家安全”。   掐断军方对国会的独立信息输出,等于是把这两个话题的解释权牢牢握在国防部手里。   但也正因如此,此命令在国会内部引发了不少不满。多位议员已表示关注,认为此举将损害国会的知情权和监督职能。   而一些国防事务专家则提醒,这种“信息上锁”的做法,短期或能提升效率,但长期来看却可能削弱制度透明度,甚至引发民众对军方权力扩张的担忧。   当然,在这个问题上,美国的制度特点决定了它不会轻易滑向极端。国会仍然拥有立法权和预算审查权,而媒体监督、民间组织的参与也为制度提供了多重保障。   但赫格塞思的命令无疑再次证明,在国家安全与政治权力之间,始终存在一条看不见但真实存在的界线。有人想划清,也有人想模糊。   对外界而言,这一事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美国军政之间的权力互动,更是一种现代国家治理逻辑的体现。   在信息化高度流通的今天,谁能控制信息,就可能掌握局势。赫格塞思的这一纸命令,说到底,就是在为军方争夺信息主导权。   而这场争夺,显然还只是开始。未来若局势再度紧张,尤其是中东或拉美局势出现新变化,国会势必会要求更多信息,而军方是否会放松限制,还是进一步收紧,值得持续观察。 素材来源:美防长下令军方人员未经批准不得与国会接触 2025-11-04 15:07·环球时报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景铄看科技

景铄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