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工部长:“中国加入WTO是全球贸易体系崩溃的根源,印度绝不允许中资继续‘吸

冷紫叶 2025-11-05 10:50:55

印度商工部长:“中国加入WTO是全球贸易体系崩溃的根源,印度绝不允许中资继续‘吸血’!印度不欢迎来自中国的大规模投资。” 这番言论刚传开,国际上不少人都觉得离谱,毕竟稍微懂点经贸的都知道这说法站不住脚。他还透露印度要扩大进口商品质量控制令的范围,明说主要针对中国和东盟商品,这心思简直写在脸上。 先不说别的,全球贸易体系要是真出了问题,根源也轮不到中国入世背锅,世界贸易组织10月底刚发的报告说得很明白,2026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速可能降到0.5%,但罪魁祸首是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 2025年上半年美国企业怕关税涨,疯狂囤货,电子产品、化学制品这些抢着进口,才把全球贸易增速拉到4.9%。这种短期爆发根本撑不久,库存一积压,需求跟着降,北美贸易流动直接成了拖累。 这跟中国2001年加入WTO有啥关系?人家报告里还说人工智能相关商品贸易涨了20%多,东亚是供应链主力,新兴市场也在发力,贸易体系明明还有新活力。 再说中资“吸血”这说法,纯粹是睁眼说瞎话,现在在印度的中资公司有1000多家,投进去80多亿美元,实打实创造了20多万个就业岗位。古吉拉特邦那个特变电工的产业基地,投了2.18亿美元,是印度最大的高端电力装备制造基地。 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海尔工业园,早成了中印合作的样板。就连印度人天天用的Paytm,当年没阿里巴巴的投资,哪能从2000多万用户做到3亿多,成了全球第四大电子钱包。这些都是看得见的贡献,哪来的“吸血”? 印度自己倒是搞了不少贸易保护的招数,结果全反噬到自己身上,2024年3月把质量控制令扩到家具、汽车零部件这些领域,进口得符合印度的严苛认证,直接让中国对印出口单月降了12%。 可他们国内制造业根本顶不上来,2024年电子产品进口876亿美元,68%都来自中国。莫迪政府搞的“生产挂钩激励计划”,投了26.8亿美元,四年才创造9万多个岗位,差得远呢。 中资手机厂商负责人都说,印度工人技能不够,生产线效率比中国低40%。限制了中国商品,新德里市场上的电子元件立马涨了25%,企业只能找东南亚供应商,成本更高了。 更讽刺的是,印度一边骂中国,一边凑上去抱美国大腿,戈亚尔放话第二天,印度贸易官员就跟路透社说在跟美国谈双边协议,90天内要达成“双赢”。说是开放农产品市场换美国放宽信息技术产品关税,结果4月美国就给印度加征26%的关税,直接让印度对美出口少了73亿美元。这哪是抱大腿,分明是被当棋子耍。 深层看,这都是印度经济结构太脆弱闹的,印度央行2025年3月公布的数据里,侨汇收入都冲到1187亿美元了,一半来自美英这些国家。等于形成了“海外打工挣钱—汇回来消费—靠进口填缺口”的怪圈。 制造业占GDP才14.3%,根本满足不了国内需求,不进口不行,可又不想承认自己的短板,就把锅甩给中国。印度智库政策研究中心的报告都说了,2024年外资直接投资降了18%,跨国企业全跑去越南、孟加拉了,这能怪别人吗? 还有点心思藏在后面,就是印度教民族主义那套在经济领域的体现,莫迪政府想搞“印度制造”替代中国制造,骨子里是进口替代战略。他们怕中资进来带活一批中小企业,威胁到国内垄断财团的利益。之前封禁近300款中国APP,阻止中资参与5G试验,都是这路子。 2019年拒绝加入RCEP,就摆明了不想融入亚洲以中国为中心的产业链,非要去靠美西方。可美西方哪是真心帮他,不过是拿他当制衡中国的棋子。 中国商务部早回应了,说反对把贸易问题政治化,事实也摆在那,2024年中国和东盟贸易额突破6.4万亿元,涨了7.6%,印度在中欧班列的货运量占比还不到3%。中印贸易里,印度对华农产品出口上半年都翻番了,医药贸易也涨得厉害,印度还是中国原料药第一大出口国,这明明是互利共赢。 印度前财长奇丹巴拉姆说得挺实在,把贸易问题归咎于中国,就是逃避改革责任。全球贸易现在的问题,是保护主义抬头,是政策朝令夕改。WTO报告里提了一堆解决办法,比如加强政策协调、完善争端机制、推进数字贸易便利化,这些才是正路。印度要是一门心思搞“经济民族主义”,不光解决不了自己的结构性问题,还得错失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机会。 现在看,印度对华依赖其实没降反升,2020年中国就重回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2021年上半年贸易额还涨了62.7%。就算嘴上喊着“去中国化”,身体还是很诚实。毕竟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真的独善其身,靠甩锅和保护主义,根本走不通。

0 阅读:59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