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中国没中标!泰国高铁选择日本人建设,建成后让泰国欲哭无泪。一辆贴着“测试中”

冷紫叶 2025-11-05 16:27:24

幸亏中国没中标!泰国高铁选择日本人建设,建成后让泰国欲哭无泪。一辆贴着“测试中”的日本高铁,顶着“时速300公里”的名号,居然被摩托车轻松超车。 当年泰国官宣和日本合作建高铁那阵,场面可不是一般的热闹,日本媒体把新干线吹成“亚洲速度的天花板”,说这是技术输出的“里程碑”,泰国官员也跟着沾光,拿着日本的宣传册到处显摆,仿佛立马就能迈入“300公里时速时代”。 谁能想到,多年后等来的不是风驰电掣,而是让全网看笑话的尴尬场面。 当年竞标时的戏码其实早埋了雷,日本人来得比中国早五个月,调研完直接把线路全铺在了曼谷周边的富裕地带,他们算得精,觉得只有这些地方的人能付得起新干线票价,至于泰国政府想靠高铁拉动北部、东北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心思,压根没往心里去。 英拉政府当年就是想靠基础设施建设弥合城乡差距,可日本人的方案里,那些需要扶持的农村地区连个影子都没有。 中国当时的方案其实更对泰国的胃口,专家小组扎进泰北的深山老林里实地勘察,知道那儿雨季容易闹泥石流,就提出修高架铁路避开地质隐患。考虑到泰国财政不宽裕,还建议改造既有线路节省成本,连居民聚居区都特意绕开。 可泰国当时一门心思迷信“日本制造”的招牌,觉得新干线“五十年无事故”的名头更靠谱,硬是把贴合实际的方案抛在了一边。 日本当年拍着胸脯报的价也藏着猫腻,曼谷到清迈的线路,开口就要1.4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八百多亿。他们承诺的“低息贷款”看着诱人,实则附带一堆苛刻条件,后续每一项改动都要加钱,典型的“钓鱼工程”。 泰国当时被“时速300公里”的噱头冲昏了头,压根没算明白这笔账,乐呵呵地签了合同,殊不知这只是麻烦的开始。 开工日期一推再推,原定2019年动工,拖到好几年后才勉强敲下第一根桩,施工过程更是问题不断,日本的技术团队压根不适应泰国的热带气候,轨道铺设才刚开始,就因为暴雨冲毁了临时设施停工半个月。 更离谱的是,他们带来的设备居然没考虑泰国的高温,运行半小时就得停机降温,工期自然一延再延。泰国财政部后来透露,光是前期返工的费用就超了当初预算的三成。 最让泰国人窝火的还是测试阶段的闹剧,2024年那段视频在泰国社交媒体上炸了锅:一辆贴着“测试中”的日本动车组,车身上明晃晃印着“时速300公里”的标识,结果在曼谷郊外的路段上,被一辆普通摩托车轻轻松松超了过去。 网友扒出来实测速度才刚过60公里,还不如城际大巴跑得快,泰国网友的吐槽差点把服务器挤崩,“这哪是高铁,是‘慢铁’吧”“摩托车都能当参照物,简直丢尽脸面”。 其实这事儿早有预兆,日本在海外的铁路项目就没几个顺的,印度那条2015年就敲定的新干线,折腾了十年还没通车,2025年又传出要改车型,预算翻了快一倍。越南胡志明市的地铁一号线更夸张,2012年动工,硬生生建了12年才运营,期间越南和日本承包商吵得不可开交。 说白了,日本的技术在本土或许靠谱,但到了海外既不适应环境,又不肯灵活调整,出问题是早晚的事。 反观中国这边,当年没中标的遗憾早变成了庆幸,咱们没陷进泰国这个烂摊子,反而在东南亚扎扎实实地做出了样板。 中老铁路2021年开通后,直接让老挝迈入高铁时代,这条全线中国标准的铁路,在热带山区里跑得稳稳当当,货运客运两旺,泰国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的官员曾吐槽,从曼谷自驾去孔敬府要十几个小时,要是当年选了中国方案,哪用得着遭这份罪。 更讽刺的是,泰国为日本高铁建的配套设施早成了摆设,孔敬府那个按高铁站标准建的车站,玻璃幕墙、高架站台样样齐全,巴育总理还去剪过彩,结果两年过去了,二楼的电梯一直封着,连高铁的影子都没见着。 售票员说起这事就叹气,“建了个世界级的车站,却等不来一趟高铁”,当地保安更直接,直言是选错了合作伙伴,把发展的机会都耽误了。 后来泰国总算回过味来,转头找中国合作中泰高铁,中国建筑承建的4—3标段全是高架桥,2023年就实现了梁架突破百孔、隧道掘进过半的节点,2024年第五台架桥机都装配好了,进度肉眼可见地快。 对比日本那边的磨磨蹭蹭,谁靠谱一目了然,越南领导人后来都公开说,铁路建设需要中国的协助,这话里的门道不言而喻。 现在再看,幸亏中国当年没中标,不是咱们技不如人,是躲开了一个只会消耗名声的泥潭,日本把新干线的金字招牌砸在了泰国,咱们却靠实打实的工程质量在东南亚站稳了脚跟。泰国人现在路过那些闲置的高铁站,或是刷到摩托车超高铁的旧闻,恐怕心里只剩后悔。这世上哪有什么“神话技术”,靠谱的方案、扎实的执行,才是真能成事的关键。

0 阅读:109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77

用户18xxx77

1
2025-11-05 19:58

如果是我国承建就不是这样啦!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