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宋“绝嗣魔咒”(这个魔咒看这里),宋仁宗一直生不出儿子。到了他25岁

西门大妈啊 2025-11-05 10:27:33

因为大宋 “绝嗣魔咒”(这个魔咒看这里),宋仁宗一直生不出儿子。到了他 25 岁时,虽说依然年轻,却不得不早做准备,搞个 plan B。于是 4 岁的宗室赵宗实就成了那个 plan B,被接入宫中,开始了 “备胎” 经历。​

为啥选中他呢?除了血缘比较近,还有个特别奇葩的原因:在当备胎这件事上,他家有家学。他爹赵允让,就曾在宋真宗第六子赵祐夭折后,进宫当了 plan B。​

好家伙,这也有家学?还是遗传是吧……​

可这一家子的遗传,也太等比例复刻了。赵允让在皇宫里生活了几年,后来一名宫女生下了皇子 —— 正是后来的宋仁宗。这下 plan B 用不上了,“大宋招弟” 赵允让又被送回了王府。虽说史书没记载,但一个小孩早早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的皇宫,宫里又没有自己的亲人,之后还被莫名其妙送回去,想来心里多少会有些创伤。​

赵允让的儿子赵宗实,几乎一比一复制了这段经历。他六岁时,俞妃生下一子,却很快夭折;八岁时,仁宗的苗贵妃生下儿子赵昕 —— 就是那位被赐名 “最兴来” 的皇子。这下 plan B 赵宗实又被送回了生父家……​

他家是真・大宋招弟啊!​

可 “最兴来” 两岁时又夭折了,plan B 又得用上,于是又把赵宗实接进宫;可没多久朱才人又生下儿子,赵宗实这个 plan B 又被送出宫,结果这个儿子也夭折了,于是又把他接进宫……​

中间还穿插 N 次后宫怀孕,这 plan B 比皇帝还煎熬 —— 因为不知道胎儿是男是女。当然了,最后生的都是女儿……​

真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啊!就不能好好养着吗?不想养就送回去让人家爹妈养,回头等需要了再来继承皇位不行吗?人家都给你 “招” 来这么多儿女了,已经用尽功力了啊!​

plan B 赵宗实在这样反反复复的进宫出宫折腾中,度过了整个青少年时期。可无论第几次进宫,他都只是个 “寄养” 的宗室子弟,没有任何 “皇子” 名分。在最讲究尊卑等级的皇宫里,几乎人人地位都比他尊贵,他得向所有嫔妃和皇子、公主行礼。这种尴尬处境让他备受折磨,对他的性格造成了极大影响。​

直到赵宗实都三十岁时,仁宗估摸着自己再也生不出儿子了,这才承认他 “皇子” 的身份,还让他改名叫赵曙。赵曙的第一反应是啥?推辞!谁爱当谁当!这皇子我不当!​

这事真不是赵曙玩 “三辞三让” 的把戏,他大概率是真心的 —— 因为他一连上了十多道奏疏。仁宗也急眼了,心里琢磨着:“就你一个独苗,我还能找谁?” 于是派了一大堆重臣浩浩荡荡地去劝他。最后赵曙勉强答应,却撂下话:“一旦皇帝有了后嗣,我马上走!”​

感觉这孩子都被吓出心理阴影了……​

不过这段倒霉经历里,也有美好的时刻。在宫里,他认识了一生挚爱高滔滔。高滔滔是曹皇后的外甥女,一直被曹皇后养在身边,待她如同亲女儿;而赵宗实,也凑合算是皇帝的养子。两人十五岁那年,赵祯和曹皇后为他们赐婚,民间称 “天子娶儿媳,皇后嫁闺女”,一时传为佳话。夫妻俩也确实恩爱,相伴相守到老,还生了四子四女...

给仁宗都馋哭了...

可讽刺的是,高滔滔本来是她姨妈曹皇后准备把她养大后,送给宋仁宗当妃子的……​

仁宗驾崩后,英宗主持葬礼时突然发病。《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忽得疾,不知人,语言失序。”“上疾增剧,号呼狂走,不能成礼。”《韩忠献公遗事》还补充了个细节:“厉声大呼,谓杀某二府。” 二府指的是中书省和枢密院,也就是说,宋英宗大喊着朝中重臣要杀他。​

在宋代文人笔记里,皇上精神失常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苏辙在《龙川别志》里说:“帝(宋英宗)即位,以忧得心疾。” 李焘则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提道:“帝初以忧疑得疾,举措或改常度。”​

因为精神问题,朝政一直由曹太后掌控。有些宦官趁机不断挑拨英宗和曹太后的关系,好在最后韩琦和欧阳修出面调停,才没导致两宫失和。​

英宗病情好转后,开始亲理朝政,曹太后也撤帘还政。可这个倒霉的皇帝,只当了四年,就驾崩了……​

代入英宗的生平想想,这皇位根本不是啥值得争抢的金贵玩意,简直就是催命符啊……​

0 阅读:58
西门大妈啊

西门大妈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