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以前,还没有打心里放弃和平路线的时候,把马英九捧为座上宾,但是现在马公公都已经被抛弃了。这主要是因为给了国民党太多的机会,但是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咱们要的是什么?是统一。这个目标从始至终就没变过。为了这个目标,咱们可以谈和平,可以坐下来好好商量,和统的大门一直敞开着。 但和平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为了和平而和平,更不能把手段当成最终追求。可国民党这些年是怎么做的? 他们把“和平”两个字当成了挡箭牌,挂在嘴边天天念叨,却对“统一”这个核心议题避之唯恐不及,甚至谈之色变。 这就好比两个人合伙做生意,一个人天天喊着要合作共赢,却绝口不提怎么分钱、怎么发展,光想着维持现状不吵架,这生意还怎么往下做? 马英九在任那八年,咱们给了多大的诚意?两岸直航了,经贸往来热络了,大陆游客一波接一波地往台湾跑,给台湾带去了多少真金白银。 咱们以为,只要经济上绑得够紧,人心就能慢慢靠近,统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可国民党呢?他们享受着大陆释放的红利,却在政治上步步后退,搞“不统、不独、不武”那套模糊说辞。 说白了,他们要的是大陆让利,要的是维持现状带来的安稳,却唯独不愿意触碰统一这个根本问题。这种只想要好处、不想负责任的合作,跟耍流氓有什么区别? 你国民党作为岛内承认“九二共识”的大党,本该是推动统一的先锋力量,结果却成了拖后腿的。每次大陆释放善意,他们就赶紧接过去,转头就跟岛内的“台独”势力切割,生怕沾上“亲中卖台”的帽子。 他们把和平当成了一种可以交易的筹码,用来换取选票,用来维持自己的政治地位,却忘了和平的背后是两岸同胞对民族大义的共同期盼。这种把民族大义当成党派私利工具的做法,怎么能让人信服? 时间一长,咱们也看明白了。国民党内部早已被“拒统”的思潮侵蚀得千疮百孔,他们所谓的“和平”,是一种没有方向的、消极的、甚至是害怕统一的和平。 他们害怕统一后会失去自己的特权,害怕被历史清算,所以宁愿抱着“中华民国”的空壳子,在“维持现状”的幻梦里自我麻痹。 这种心态,怎么可能跟咱们一条心?咱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统一进程,是民族复兴的伟大蓝图,而他们要的只是苟安一隅,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道不同,不相为谋,这话放在两岸关系上,再合适不过了。 现在的情况是,岛内的政治生态已经被国民党带偏了。他们一味地逃避,不敢理直气壮地谈统一,反而让“台独”势力有了可乘之机,在岛内大搞去中国化教育,毒害年轻一代。 国民党本该是中流砥柱,结果却成了不作为的旁观者,甚至是默许者。这样的国民党,你还能指望他什么呢?机会给了一次又一次,从马英九到后来的朱立伦,再到现在的侯友宜,哪一次不是抱着“亲美友日”的膝盖,哪一次不是在统一问题上含糊其辞? 所以,别再说什么咱们抛弃了马英九,是国民党自己放弃了历史赋予的使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任何逆流而动的行为都注定是徒劳。 咱们现在依然保留着和统的希望,但这个希望已经不再寄托于某个政党或者某个人身上。咱们手里的牌多了,底气也足了。经济上,我们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军事上,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国际上,一个中国的原则早已深入人心。 和统的大门还在,但钥匙已经不在国民党手里了。如果他们继续执迷不悟,只想和平不想统一,那对不起,这路咱们就得自己走了。 武统的选项始终摆在桌面上,这不是威胁,而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最后决心。国民党最好想清楚,历史不会永远等待犹豫不决的人,统一的车轮滚滚向前,是顺势而为还是被碾得粉碎,全在他们一念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