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本始以日本终,中华洗耻的轮回! 2025 年,距离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已经过去了 80 年;距离七七事变卢沟桥的枪声响起,已经 88 年;距离九一八事变东北大地沦陷,已经 94 年;距离日本跟着八国联军闯进北京烧杀抢掠,已经 125 年;距离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已经 131 年;距离日本第一次出兵侵略台湾,已经 151 年! 历史翻来覆去,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日本这样给中国人民带来如此深重的灾难。什么是百年国耻?这就是最真切的百年国耻。 151年前的1874年,日本以琉球船民遇害为借口,首次出兵侵入台湾,虽因清廷交涉最终撤军,却以此为起点撕开了近代对华侵略的序幕。彼时的中国,正处于洋务运动初期,看似在器物层面追赶世界,实则政治体制僵化、国防力量薄弱,面对日本的试探性侵略,只能以赔款换和平,这一结果不仅让日本摸清了清廷的虚弱,更刺激了其扩张野心的膨胀。此后数十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逐步升级,从甲午年间精心策划的海上决战,到20世纪初跟随列强瓜分中国的步伐,每一次都精准踩在中国国力衰弱的节点上,将侵略的烙印深深刻进中国近代历史的脉络里。 甲午海战的惨败,是近代中国遭遇的最沉重打击之一。1894年,经过明治维新崛起的日本,以举国之力打造的联合舰队,在黄海海域与北洋水师展开决战,最终以清军全军覆没、签订《马关条约》告终。这场战争的失败,不仅让中国失去了台湾及澎湖列岛,赔偿白银两亿两,更彻底打破了“中体西用”的改良幻想——事实证明,仅靠引进西方技术而不革新制度,无法挽救国家危亡。而日本则凭借这笔巨额赔款,大力发展重工业与军事工业,一跃成为东亚强国,此后对中国的侵略更具系统性与破坏性,从经济掠夺到领土侵占,逐步将中国推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华步骤,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迅速占领东北三省,短短四个多月便使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陷。彼时的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未组织有效抵抗,导致东北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遭受了长达14年的苦难。据史料记载,日本在东北疯狂掠夺煤炭、钢铁等战略资源,推行奴化教育,制造了无数惨案,仅平顶山惨案就有3000余名无辜平民惨遭屠杀。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伤痛,更揭示了国家积弱时民众的悲惨境遇,也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唯有团结抗战才能挽救民族危亡。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陷入空前危机。从南京大屠杀中30万同胞惨遭屠戮,到华北平原上的“三光政策”,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罄竹难书。但也是在这场浩劫中,中国人民凝聚起前所未有的抗争力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两党摒弃前嫌携手御敌,无数军民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的妄想;正面战场的淞沪会战、徐州会战等战役,虽付出巨大牺牲,却迟滞了日军进攻步伐。这场战争不仅是军事上的对抗,更是民族精神的觉醒,无数普通人放下锄头、拿起武器,用生命捍卫着国家的尊严与领土完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经14年艰苦抗战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胜利。这一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不仅洗刷了百年国耻,更让中国重新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胜利的代价极为沉重,据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经济损失难以估量。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的强大是民族尊严的保障,落后就要挨打不仅是历史教训,更是刻在民族记忆里的警示。 如今80年过去,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积贫积弱的国家,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国防力量日益强大,但那段被侵略的历史从未被遗忘。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警惕历史重演,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从甲午海战的惨败到如今海军舰艇劈波斩浪,从九一八事变后的国土沦丧到如今领土主权不可侵犯,中国的发展历程,正是一部从屈辱中奋起、在抗争中成长的历史。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笑青天
君子报仇,百年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