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双十一”购物节热闹得很,可谢女士却因为退货的事儿气得够呛——她在雅诗兰黛官

吃西瓜小娱记 2025-11-01 20:57:04

最近“双十一”购物节热闹得很,可谢女士却因为退货的事儿气得够呛——她在雅诗兰黛官方旗舰店买了套1160元的胶原乳霜套装,里面有一瓶75ml的正装和5瓶15ml的小样。收到货后她觉得不合适,10月26日就申请了退货,还特意全程录了打包视频,连包裹重量都核对过,确认所有东西都塞回去了。结果10月29日商家联系她,说仓库验货发现“少了一瓶15ml的面霜小样”,直接从退款里扣了232元,还说要么补钱,要么拒收整个包裹。 谢女士当时就懵了:“我视频里拍得清清楚楚,所有赠品都放回去了,他们连个拆包视频都拿不出来,凭什么说我少退?”她要求商家提供仓库的拆包记录,客服却只说“内部流程无法提供”。更气人的是,谢女士在社交平台上一搜,发现好多人都遇到过类似的事儿——有人被扣了0.5ml试用装的22.7元,算下来比正装单价还贵;还有人退货时因为赠品包装盒皱了,被要求按正装价格赔钱。 这事儿最让人窝火的是“举证责任倒置”。按理说,商家说消费者少退东西,得拿出证据,比如拆包视频、仓库记录啥的。可现实是,消费者得自己录视频、称重量,甚至保留商品详情页的截图,证明赠品数量和规格。谢女士为了自证清白,连包裹称重的照片都存着,可商家一句“内部流程无法公开”,就把责任全推给消费者了。 其实法律早就规定了,根据《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消费者退货时,赠品得和商品一起退回。要是赠品实在退不了,商家可以按标明的价格扣钱。但问题在于,很多商家把赠品标价标得特别高,比如0.5ml的小样按22.7元算,明显超过了实际价值。更关键的是,商家不能光靠嘴说“少退”,得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否则就是侵犯消费者的权益。 谢女士的经历不是个例。现在网购退货时,赠品问题成了“重灾区”——有的商家故意把赠品价格标高,好扣更多的钱;有的仓库验货流程不透明,消费者根本没法核对;还有的客服用“内部流程”当挡箭牌,拒绝沟通。这些行为表面看是“维护规则”,实则是在钻法律的空子,把风险转嫁给消费者。 说到底,消费者和商家之间该是平等的。你送我赠品,我退货时自然得还回去;但你要说我少退,就得拿出证据,不能光靠“内部流程”四个字就扣钱。谢女士最后虽然拿到了全额退款,但她说:“我要的不是验货流程公开,别让其他人再遭这份罪。” 现在问题来了:你网购退货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儿?是选择忍气吞声,还是像谢女士一样较真到底?评论区聊聊呗,说不定你的经历,能让更多人避开这些坑! (事件来源:封面新闻)

0 阅读:7
吃西瓜小娱记

吃西瓜小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