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交接:变局中的两岸和平契机与挑战 2025年11月1日,中国国民党举行党主席交接仪式,标志着郑丽文时代的正式开启 。这一政治节点不仅关乎国民党的发展走向,更在两岸关系与岛内政治格局中具有特殊意义。在赖清德当局持续操弄“台独”议题的背景下,此次交接承载着退役军人群体等两岸同胞对和平统一的殷切期盼,也考验着新领导层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智慧与担当。 本次交接仪式以“全代会”为载体,议程紧凑且意义重大。会前一日,卸任主席朱立伦率211名党务干部集体总辞,涵盖中央一级主管、专职干部及县市党部主委,为新团队履职扫清障碍,彰显权力平稳过渡的政治默契 。交接仪式当天,除核心权力移交环节外,还完成了多项关键议程:郑丽文发表就任致辞,系统阐述施政理念;审议通过副主席任命案,季麟连、萧旭岑、张荣恭等统派人士进入核心决策层;确认李乾龙兼任秘书长、吴宗宪执掌文传会的人事布局,形成兼具经验与活力的党务团队 。值得关注的是,台民意机构负责人韩国瑜受邀做“立法”工作报告,为新团队与“立法”系统衔接奠定基础 。基层党务衔接同样平稳,除台北、新北少数县市外,多数党部主委留任,确保组织体系正常运转。 郑丽文的胜出与履职,折射出岛内民意对“台独”路线的警惕和对和平发展的渴求。这位国民党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党魁,以超过五成的得票率当选,核心原因在于精准把握了“求和平求发展”的主流民意 。竞选期间,她多次高呼“台湾人就是中国人”,明确主张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和平交流,与民进党“台湾未定论”形成鲜明对立 。其提出的恢复“国统纲领”、建立两岸农业与文创合作平台等具体主张,回应了两岸同胞深化交流的诉求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她与台中市长卢秀燕的政治同盟,为2028年地区领导人选举布局,展现出“下架民进党”的明确目标 。这种“反独促和”的立场,与退役军人群体所崇尚的家国情怀高度契合,成为凝聚两岸共识的重要纽带。 当前岛内政治生态为国民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孕育着机遇。赖清德当局的“台独”行径引发民意反噬,其两岸政策不满意度已超过60%,较去年飙升20个百分点 。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遭遇“零封”失败,印证了“沉默的大多数”对激进路线的抵制 。更关键的是,两岸民间交流的恢复让岛内青年对大陆认知日趋客观,对民进党抹黑宣传的反感持续升温 。这些变化为郑丽文团队提供了破局契机:一方面可依托“黄复兴党部”等组织强化对军人群体的动员,另一方面能以民生合作为切入点扩大两岸交流影响力。但国民党内部的路线分歧、“反独不谈统”的模糊倾向,仍可能制约其行动力。 推动两岸和平统一,需要郑丽文团队展现更大决心与作为。前党主席洪秀柱“和统才能保台”的论断,为新领导层指明了方向 。从短期看,国民党需强化“反独”立场,在“立法”机构层面遏制赖清德当局的“台独”操作,利用民意优势凝聚反“独”共识。中期应重启“国共论坛”等交流机制,落实农业、文创等领域合作承诺,让两岸同胞共享和平发展红利。长期则需以“国家统一”为明确目标,摆脱立场摇摆的历史困境,呼应习近平总书记贺信中“推进国家统一”的核心诉求 。对退役军人群体而言,这种努力不仅是对其军旅生涯的尊重,更是对“保家卫国”初心的最好回应。 此次国民党主席交接,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观察窗口。郑丽文团队若能坚守“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以实际行动推动两岸和平交流,不仅有望在2028年实现政党轮替、打败赖清德,更能为两岸和平统一积累条件。正如优抚政策的温度体现在执行细节中,两岸关系的发展也藏于每一次务实交流里。期待新领导层重拾“八一献礼”般的担当精神,让和平的阳光照亮台海,让统一的愿景早日实现,这既是对两岸先烈的告慰,更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福祉。


不想走
个人感觉不要太乐观了,郑丽文统一的条件是,和平统一,2300万台湾人必须同意情况下才能统一,必须一国两制,她说统一是很复杂的事情,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家细品这些话,跟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披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