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强调所有阿富汗人都必须离境,不论其证件

南琴聊文化 2025-10-29 20:49:56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强调所有阿富汗人都必须离境,不论其证件是否齐全有效。   10月17日,这道一刀切的强硬驱逐令,一下子把巴基斯坦境内约140万合法阿富汗难民和300多万未登记移民推到了风口浪尖。   看似是突发的移民政策调整,实则是纠缠巴阿两国百年的“杜兰线”殖民遗毒彻底爆发,背后藏着安全、经济、地缘政治的多重死结,就连邻国伊朗、塔吉克斯坦也在酝酿类似措施,一场“去阿富汗化”的风暴正在南亚蔓延。   问题的根子,得从那条英国殖民者划下的“杜兰线”说起。   这条两千多公里的边界线,硬生生把阿富汗最大的普什图族一分为二,巴基斯坦境内的普什图人数量甚至超过了阿富汗本土,长期不被阿富汗方面承认。   更关键的是,这条边界防御薄弱,形同虚设,成了恐怖分子自由穿梭的“安全通道”。   得到阿富汗塔利班庇护的“巴基斯坦塔利班”(巴塔),就借着这个漏洞频频作乱,2023年巴境内恐袭同比激增三成,2024年发生的10347起恐袭中,68%的袭击者都能追溯到阿富汗境内的组织。   更危险的是,边境难民营里的部分狂热分子成了恐怖组织的招募目标,巴塔还和臭名昭著的“俾路支解放军”开始合作,外部威胁慢慢变成了动摇巴基斯坦根基的内部隐患。   四十多年来,巴基斯坦一直接纳着阿富汗难民,这本是人道主义担当,却渐渐成了压垮经济的沉重包袱。   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任总统为了换取美国军事援助开放国门,没想到这负担一背就是四十多年。   到2025年,难民相关开支预计要占到GDP的4.7%,每年花出去的钱就高达1.2亿美元。   更让本地人不满的是,42%的难民从事低端服务业,抢了本地人的工作机会,旁遮普省的农民曾为此抗议,2024年卡拉奇港还因为工作纠纷爆发冲突,17人不幸丧生。   这道驱逐令,说白了就是巴基斯坦对经济重压和社会撕裂的极端回应,想一次性清算这笔历史旧债。   但这绝不止是内政问题,更是巴基斯坦主动打出的地缘政治牌。   之前在多哈、伊斯坦布尔的谈判中,因为“杜兰线”边界问题谈不拢,驱逐难民就成了巴方向阿富汗塔利班施压的筹码,相当于单方面改变了2017年的难民协定。   这张牌也打给了中国:安全局势恶化让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受影响,中国电建在瓜达尔港的项目用工成本涨了37%,华为在伊斯兰堡的研发中心还得额外花2.3亿美元提升安防。   同时,阿西夫部长还暗指“某些国家”通过阿富汗干涉巴内政,把难民问题和印巴竞争挂钩,想巩固自己在区域反恐中的地位。   不过,这种“休克疗法”风险极高。联合国已经预警,这可能让阿富汗粮食缺口扩大180万吨,引发新的人道主义危机;对巴基斯坦自己来说,也可能激化俾路支分离主义等深层矛盾,反噬自身稳定。   一条殖民时期的边界线,牵扯出这么多复杂问题,巴基斯坦想靠强硬驱逐解决困境,到底是能重塑战略格局,还是会被历史遗留的“幽灵”吞噬,真的很难说。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0 阅读:30
南琴聊文化

南琴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