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被我说中了! 俄罗斯今天突然宣布: 10月2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托尔马乔

一起去看世界 2025-10-29 15:39:31

果然被我说中了! 俄罗斯今天突然宣布: 10月2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托尔马乔夫明确宣布:俄罗斯全年征兵制法案通过了,2026年1月1日开始执行。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是俄罗斯为打持久战做的大动作。 表面上,官方强调“义务兵不参与作战任务”,可现实早已打破承诺。2025年春季征兵人数高达16万,是近14年来最高,比前一次多出近3万。16万青壮年离开岗位,直接冲击本就脆弱的劳动力市场。 经济数据已经“爆表”:8月公布的GDP增速仅为0.4%,近乎停滞。更吓人的是,非国防工业产量同比暴跌5.4%。工厂开不动,订单完不成,企业只能“花式自救”。 比如,国内最大水泥企业Cemros Holding从10月起实行四天工作制;俄罗斯铁路公司让70万员工每月“多休三天”,但工资照扣;GAZ、卡玛斯、阿夫托瓦兹等车企纷纷缩短工时,生产节奏全面放缓。 一位在伏尔加格勒工作的网友留言:“我们厂去年还招临时工,今年已经开始谈‘轮休降薪’了。领导说,能保住岗位就不错了。” 曾几何时,俄罗斯还在为“缺人”发愁——2024年劳动力缺口达40万。可短短一年,形势逆转:企业不再招人,反而担心员工被征召。有工厂负责人私下抱怨:“招一个走一个,培训成本都收不回来。” 与此同时,军费开支却持续飙升。2025年军费占GDP比重达6.7%,创下苏联解体以来新高。但油气收入却暴跌21%,财政赤字靠发债和印钞填补。有网友讽刺:“这不是打仗,是拿国家信用在赌命。” 更危险的是,连军工这条“最后防线”也开始动摇。9月坦克产量增速从61%骤降至6%。乌拉尔机车厂预计明年上半年将全面亏损,工人工资可能要靠政府接济。战前号称拥有7000多辆主战坦克的俄军,如今可作战的T-72B系列仅剩92辆。前线损耗大,后方维修慢,新造跟不上,装备青黄不接。 一位军事观察员指出:“现在不是产能问题,而是整个工业体系被战争拖垮了。” 如果2026年全年征兵全面落地,企业将面临持续性人力流失。焊工、司机、技术员、会计……一个个被抽走,生产节奏被打断,产业链条断裂风险加剧。最终,民生商品短缺、物价上涨,压力全落在普通人身上。 士兵家属的不满也已显现。近期多地出现抗议,要求提高抚恤金、改善后勤、透明部署信息。一位阵亡士兵的母亲在社交媒体控诉:“他们说不派义务兵上前线,可我儿子的遗体是从顿巴斯运回来的。” 这不仅是家庭的悲剧,更是社会信任的裂痕。 在我看来,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在于能动员多少人上战场,而在于能否让普通人安稳生活。当征兵成为常态,当工厂停工成风,当年轻人的命运被战争彻底改写,这个国家的未来,恐怕比战场更令人担忧。 战争或许能决定一时胜负,但真正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是经济、是民生、是人心。 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观点。 战争代价

0 阅读:4
一起去看世界

一起去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