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马来西亚经贸会谈传来积极信号,根据美方的说法:“关税休战期”大概率再延长,100%威胁关税,已经取消了。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谈判得在稀土、技术出口这些硬骨头上面死磕。毕竟美国高科技和军工离不开中国稀土,咱们又急需他们的半导体设备、AI芯片设计工具,这些都是双方的核心诉求,谈起来肯定费劲。 可谁能想到,芬太尼反倒成了突破口。 对特朗普政府来说,国内芬太尼泛滥是真头疼,要是能在这事儿上有进展,就是实打实的政绩,能给国内民众一个交代。 而中国这边,加强化学品监管本就是自己的事,既能体现国际责任,又不涉及出让核心经济利益,完全是在主权范围内做事。 这么一来,双方就有了个“双赢”的机会——美方要政绩,中方占道义,交换的基础一下就有了。 中方承诺加强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管控,换来的是美方松口,同意在部分高端技术出口上放行,比如咱们一直想要的半导体设备、AI芯片设计工具这些。 这步棋走得挺妙,相当于用一个常规监管动作,拿到了通往科技高地的门票,把对方的痛点变成了咱们的机会点,有人说这是“用小棋子换大空间”,一点不夸张。 芬太尼这个结一解开,整个谈判的僵局都活了。之前卡在那儿的航运关税、美国农产品采购这些问题,很快也谈出了初步框架。毕竟互信的口子打开了,后面的事就好推进了。 说到底,美方愿意取消100%关税,也不是突然心软,而是他们算明白了账——中国手里有稀土这张硬牌,全球供应链也离不了中国,真要是加税,最后自己国内通胀、企业成本上涨,吃亏的还是自己。 其实从谈判过程就能看出来,咱们的战略定力挺足。没因为美方一开始的强硬就妥协,也没纠结在细枝末节上,而是找到关键切口,用“巧劲”打破僵局。 特朗普虽然说“好事将近”,但咱们心里清楚,这不是谁的恩赐,是靠实力和耐心挣来的。毕竟谈判桌上的底气,从来都是自己的产业、供应链、核心资源给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只是阶段性的进展,后面的博弈还长着呢。美方能不能把“取消关税”“延长休战期”这些承诺落到实处,还得看后续行动。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谈判至少证明,硬碰硬解决不了问题,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才是务实的做法。 这次谈判也给了个启示: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不一定非要在硬骨头上面死扛,有时候找对一个小切口,就能撬动全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