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峰会全家福新增一人缺一人   10月26号上午,第47届东盟峰会在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10-27 19:28:56

东盟峰会全家福新增一人缺一人   10 月 26 号上午,第 47 届东盟峰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正式开场。   这场会要开三天,不只是东盟每年该走的常规流程,更因为两件事被全世界盯着:一是东帝汶等了 14 年才终于正式加入东盟,成了第十一个成员国,总统夏纳纳在开幕式上还被安排到了 C 位,就挨着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的总理安瓦尔;   二是缅甸的代总统敏昂莱,这已经是第四次没亲自来参会了,只派了外交部的常秘吴浩康杉带队过来。这两件事看着没关系,其实藏着东南亚地区格局的大变化。   先说东帝汶这次 “挤进门” 的过程,这可是本次峰会最有历史意义的突破。东帝汶是个年轻的国度,在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边,从 2011 年第一次提交入盟申请开始,就耗了好长时间的考察阶段。   东盟对新成员的要求特别严,得看政治稳不稳定、经济管得好不好、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方方面面都要查。   到 2022 年,东盟先给了它 “观察员” 的身份,之后东帝汶在反腐败、修公路建基建这些事上一直改进,2025 年的综合评估总算过了,才真正拿到 “门票”。   这次峰会的座位安排也透着讲究:夏纳纳总统就坐在安瓦尔总理旁边,按东盟的礼仪,这就是明着说 “看重你这个新成员”。   马来西亚作为今年的轮值主席国,特意这么安排,其实是在传递信号 —— 东南亚这块 “地理拼图” 总算拼全了。   东帝汶加入不只是补了地图上的空白,战略意义也不小:它手里有不少石油和天然气,已经探明的储量差不多有 1.8 亿吨,以后开发近海的油气田,能给东盟的能源安全多添个保障。   跟东帝汶这边 “出风头” 比起来,缅甸的情况就冷清多了,而且已经连续好几次没派人来参会了。   自从 2021 年缅甸发生军事政变后,敏昂莱领导的政权一直没落实东盟提的 “五点共识”,所以东盟早就不让他本人来参会了。   这次更明显,连代表团的级别都降了,之前好歹还有部长带队,这次只派了个外交部常秘,一看就知道东盟对它的不满更厉害了。   更深的矛盾其实在缅甸国内的政治节奏和东盟的规矩合不上。缅甸计划 2025 年 12 月搞大选,但东盟觉得现在的条件不够,没法保证选举是自由公正的。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峰会上说得很清楚:“缅甸现在该先停了暴力,而不是急着搞选举。” 这个态度跟西方国家还不太一样 —— 欧盟也批评缅甸的局势,但没明着反对搞选举。   东盟这种谨慎劲儿,其实是在 “不干涉别国内政” 的原则和 “维护地区稳定” 之间找平衡,这事本来就难办。   东帝汶加入后,东南亚的地缘格局也在慢慢变。   从经济上说,东帝汶以后会深度扎进东盟经济共同体里,它的农业和渔业资源,刚好能跟印尼、越南这些国家互补 —— 比如东帝汶的深海渔业能补越南的产能缺口,印尼的制造业技术也能帮东帝汶搞加工。   中国是给东帝汶援助最多的国家,之前已经跟它签了不少合作协议,像修苏艾高速公路、建人工智能应用中心这些项目,不只是帮东帝汶把基建水平提上去,也给中国参与东盟合作多了个新落脚点。   从战略上看,东帝汶的位置让它成了大国竞争的新地方。澳大利亚一直把东帝汶当自己的 “后院”,最近几年往军事援助上砸了不少资源;   印尼则有点担心,怕东帝汶的独立倾向会让自己国内也冒出分离主义的苗头。东盟把东帝汶拉进来,其实是把这个关键地方放进了集体安全的框架里,相当于挡了一下外部势力直接插手,缓冲了不少压力。   不过这次峰会也暴露了东盟的不少难题。虽然东帝汶加入能看出它扩员的本事,但缅甸的问题一直没平息,南海那边也还有暗流在动,这些都在测试东盟能不能抱成团。   马来西亚作为轮值主席国,想了三个办法推动合作:搞一个绿色转型中小微企业的优秀中心、出一份 2035 年科技创新的前瞻报告、制定《东盟 2025》战略文件。   这些主意本意是让成员国别老盯着政治上的矛盾,多看看经济合作,但到底有没有用,还得等后续观察。   美国这次在峰会上的表现也值得提。特朗普政府跟之前不一样,不再忽视东盟,这次大张旗鼓地参与了泰国和柬埔寨和平协议的签署,还推进跟泰国、马来西亚在关键矿产上的合作。   这种 “做交易式” 的外交,短期能拿到点成果 —— 比如泰柬已经签了撤走重型武器的协议,但解决不了区域里根深蒂固的矛盾。   反观中国,通过 RCEP 框架跟东盟加深经贸往来,2024 年双方的贸易额达到了 6.99 万亿元人民币,已经连续五年互相是对方最大的贸易伙伴,这种实打实的合作,明显更能长久。

0 阅读:40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