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这次干得漂亮,让不少国家私下偷偷的鼓掌,不是以色列不承认巴勒斯坦国吗?那么印尼对不承认巴勒斯坦国的以色列球员拒发签证。 10 月 19 号那天,雅加达世界体操锦标赛正式开幕,来自 79 个国家的 500 多名运动员都顺利入场参赛了,可偏偏以色列队连印尼的国门都没摸着 本来有 6 名以色列运动员准备来参赛,结果他们的签证申请一直卡在 “审核中”,直到开赛当天登机口都关了,签证还是没动静。 最后印尼移民官干脆把话挑明:不承认巴勒斯坦是个主权国家,就别想踏进来。 要知道,印尼是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打从始至终就没和以色列建立过外交关系,支持巴勒斯坦建国这事儿,早就是写进他们外交政策里的铁原则了。 今年 5 月的时候,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就说得很清楚:只要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是个主权国家,印尼马上就愿意跟他们建交。 这话可不是随口说说的场面话,半年前联合国大会上,他还把加沙的局势骂成 “人道灾难”,散会之后就拉着体育、外交、宗教部门的人开会,想找个合适的机会让全世界听见印尼的声音。 而这次能全球直播三小时的体操世锦赛,刚好成了最合适的舞台。 以色列那边一下子就急了,赶紧把印尼告到了国际体育仲裁庭,不光要求让自家运动员参赛,还嚷嚷着要改比赛地点,甚至说要取消整个赛事,一口咬定这是 “歧视性待遇”。 可结果呢?仲裁庭给的裁决书就三页纸,意思说得明明白白:主办国才有最终决定权,体育相关的章程里,压根没规定必须给参赛选手发签证。 国际体操联合会也只能摊手,说自己顶多管管运动员动作难度怎么打分,管不了主权国家的边检盖章。就算国际奥委会出来说 “严重关切”,还强调 “体育不该沾政治”,也没让印尼的决定有半分松动。 有人可能还记得,去年印尼就因为没给以色列青年队发签证,被国际足联取消了 U20 世界杯的主办资格,光这一下就亏了 4.7 亿美元,那时候国内不少人都在骂。 可这次为啥还敢这么硬扛?其实底气都藏在细节里。 首先是国内老百姓的态度撑着,就连雅加达省长都直接说,要是让以色列运动员来,肯定会惹得老百姓不满,之前美国驻印尼大使馆门口,就有人举着 “拒绝以色列选手” 的牌子抗议。 其次是国际上的立场站得住脚,伊斯兰合作组织的 56 个成员国刚在雅加达开过会,印尼带头呼吁大家团结起来支持巴勒斯坦,埃及、阿富汗这些国家都跟着点头点赞。 以色列还放话说要报复,说要减少对印尼的农业技术出口,还打算暂停双方的清真认证互认,可说白了,这就是虚张声势。 要知道,印尼和以色列一年的贸易额还不到两亿美元,真闹起来,疼的也就是两边的中小企业,根本撼动不了印尼政府的决定。 反过来看看巴勒斯坦那边,奥委会倒是直接在官网上,晒出了盖着 “拒绝” 红戳的印尼签证页面,配文就三个字 “Thank you Indonesia”,才十二个小时,在阿拉伯世界就被转发了两百多万次。 这波操作下来,印尼在伊斯兰世界里赚足了口碑,就连总统普拉博沃的支持率都微微涨了一个点。 其实这事背后,就是明明白白的立场博弈。印尼法律部长马亨德拉早把话挑明了:只要以色列不承认巴勒斯坦的主权,就别想和印尼有任何官方层面的接触。 这种态度也不是一时冲动,从 2023 年主动退办沙滩运动会,到今年在体操世锦赛上硬扛到底,印尼用实打实的行动证明,支持巴勒斯坦可不是光喊喊口号就行的。 国际上那些私下里为印尼鼓掌的国家,其实就是认同这种 “说到做到” 的立场 —— 毕竟太多国家只会嘴上批评以色列,像印尼这样真能豁得出去的,实在没几个。 现在体操锦标赛照样进行,雅加达街头的车流也和平时一样,可全世界都记住了印尼的态度。 其实体育赛场从来就没能真正和政治完全分开,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比利时拒绝德国参赛;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盟国拒绝德国和日本参赛那样,当一个国家坚持的原则被触碰时,赛场自然就成了发声的窗口。 印尼这一步走得很到位,既守住了自己的外交底线,又在国际舞台上赚足了存在感,说真的,这事干得确实漂亮。
印尼这回是真的怒了,说是买战斗机,结果花了2000多亿,最后拿到手的,全是难以下
【5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