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北区,一家店名为“哈婆娘板凳面”的面馆被举报,原因是在川渝方言里,“哈”就

在下雒无畏 2025-10-27 10:43:09

重庆江北区,一家店名为“哈婆娘板凳面”的面馆被举报,原因是在川渝方言里,“哈”就是“傻”“愚笨”的意思,这个店名被认为有侮辱女性的嫌疑。法院在经过调查后,认可了这个说法,要求面馆进行整改。 红星新闻10月21日报道,今年7月,重庆江北区观音桥的一家面馆成了本地热议的焦点,原因是它的招牌,“哈婆娘板凳面”。   在川渝方言里,“哈”就是“傻”“愚笨”的意思,不少女性路过看到这个名字,心里都觉得不舒服,有人直接向重庆市妇联反映了情况。   市妇联接到反映后很重视,先查了方言资料,《四川方言词典》《重庆方言词解》里都写着,“哈”常被看作“傻”的变音,“哈婆娘”在绝大多数语境下都带贬义,甚至是骂人的话。   工作人员初步判断,在公共场合用这个词当店名,可能损害了妇女人格权益,7月7日就把这条线索以公函形式,交给了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   重庆一分院接手后,组织检察官们开了场联席会。   这场会议的争论焦点很明确,一句方言里的常用词,放到公共商业场景里当店名,是否真的触及了公益诉讼中“侵害妇女权益”的红线。   为了让判断更扎实,办案团队做了几方面的扎实工作。   他们先翻出权威工具书查询,又专门咨询了西南大学研究方言的专家。   他们得到的结论是“哈婆娘”在日常交流中大多带有冒犯性,即便偶尔有熟人间的调侃意味,但放到面向所有公众的店铺招牌上,冒犯性会被放大,很容易让女性群体感到不适。   为了摸清普通民众的真实感受,市妇联向川渝三所高校的师生,社区居民尤其是女性群体,发放了600份调查问卷。   回收的有效问卷显示,83%的受访者都认同,这种带有贬低女性意味的词汇,不适合在公共空间作为商业招牌使用。   经过这一系列的调查,7月28日,一分院最终认定,“哈婆娘”作为店名确实存在贬损妇女人格的问题,且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正式对此案立案。   办案人员找到面馆老板时,老板满是委屈和不解。   他说当初取这个名字,就是觉得接地气、好记,能让顾客一下子记住,完全没往侮辱女性那方面想。   一听说招牌、菜单、外卖平台账号都要改,更是犯愁,反复念叨“我们就是个小面店啊”。   检察官没硬来,而是带着词典复印件、专家意见、问卷结果,还有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上门,慢慢跟老板们解释。   不是讲大道理,而是说“开店都是图个和气生财,要是顾客看到店名心里堵得慌,哪还愿意进来吃呢”。   这样的“温情释法”让老板们听进去了,9月11日双方达成和解,老板们承诺一个月内完成更名,还签了《文明经营承诺书》。   到了10月,这几家店的新招牌都挂了起来,有老顾客路过看到,说“这下看着舒坦多了”。   事情解决了,但网上的讨论没停。   不少人觉得这事儿办得对,说这是真真切切在守护女性尊严,抵制低俗店名,能让城市的公共空间更文明。   有人举例说,观音桥是重庆的繁华地段,外来游客多,用带贬义的词当店名,不光不尊重女性,还会让外地游客对重庆有不好的印象。   但也有网友觉得这是上纲上线。   有人说,“哈婆娘”里的“哈”是特指,不是说所有女性都傻,而且老板用这个名字更像自我调侃,就是为了博个记忆点,贬损意味没那么重,没必要这么较真。   还有人拿出其他品牌举例,问“要是‘哈婆娘’要改,那‘傻子瓜子’‘乡巴佬’又算侮辱谁呢”。   类似的争议店名,以前也有过。   大坪有家“猪圈火锅”,名字听着不雅,不少人第一次听说都觉得倒胃口,但人家开了好多年,还在不少地方开了分店。   还有“大姨妈大排档”“幺姨妹发廊”之类的,有人好奇这些名字是怎么通过注册审核的。   说到底,争议的核心就是店铺命名里,合理规范和接地气亲切的界限到底在哪。老板们想让店名有特色、好传播,这种想法能理解,但不能踩到底线。   而公众对这类事情的关注,不管是支持整改还是觉得过度,本质上都是在琢磨,怎么让公共空间的每一块招牌,既能有烟火气,又能让人看着舒服、觉得被尊重。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在下雒无畏

在下雒无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