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无情了!我们搬到这个小区后,发现我家楼下住着个80岁的老太太,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 听说老太太年轻的时候,老公就走了,60岁的时候,儿子又车祸意外去世,从此就一个人过,侄子偶尔会来看看。 老太太耳不聋,眼不花,就是腿脚不太灵便,走路有点费劲。 刚搬来的时候,我见过她拄着拐棍去扔垃圾,见过几次后,我就让她把垃圾放在门口,我帮他扔。慢慢熟悉了,做了好饭好菜我都会给她送点过去,她还把她家钥匙给了我一把。 我给老太太送饭送菜已经有小半年了,老伴说我净操些没味儿的心。我是觉得吧,楼上楼下住着,又是个孤寡老人,腿脚又不方便,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就当给儿孙积福了。 前段时间我还让儿子在网上帮老太太买了一个电动小轮椅,老太太高兴坏了,能出门转转了。 生活无情,但人间有情。 老哥姐们,你们觉得这事我做的对吗? 要我说,对,而且对得不能再对。楼上楼下,隔层水泥板,不隔人心。你给她递一碗热汤,她回你一个笑,这比啥都值。有人算“投入产出比”,可人情账不能拿计算器敲。你今天帮她扔垃圾,明天她帮你守快递,一来一往,小区就有了烟火气,水泥壳子才变成家。 电动轮椅到货那天,老太太摸着扶手,像摸到新世界。她摇着车子在院子里转圈,碰见谁都打招呼,嗓门都高了八度。我远远看着,心里热乎:这钱花得值,比买烟买酒强多了。老伴嘴上嫌我“多事”,可晚饭还是多炒了两个菜,让我端下去。我知道,她嘴上硬,心里软。 其实,帮人也有“副作用”。老太太现在精神头足了,每天早上在院子里晒太阳,谁家孩子哭了,她还帮忙哄;谁家猫丢了,她摇着轮椅一起找。原本冷清的小区,因为她,热闹了不少。邻居见了我,都竖大拇指:“老王,你这步棋走对了!”我笑笑,心里暗爽:误打误撞,还整出“社区团建”了。 有人担心:你帮她,她赖上你怎么办?我笑了,老太太把钥匙都给我了,这是多大的信任?我帮她,她从没多要一粒米,多占一分便宜。每次送饭,她都要回赠点小东西:自己腌的咸菜、织的杯垫、甚至一包方便面,包装都磨白了,我知道那是她压箱底的宝贝。她不是在“还账”,是在“回情”。这份回礼,比超市买的礼盒重多了。 更深一层,我也是在给自己留后路。谁都有老的那天,谁都不敢保证儿女一定在身边。今天我帮她推轮椅,明天也许有人帮我提菜篮。人帮人,帮来帮去,帮的是整个社会的气温和安全感。那些说“别多管闲事”的人,真到自己需要帮助那天,才知道“闲事”有多暖。 说到底,我们不是在“做好事”,我们是在“做人”。做人,就是看见难处伸把手,看见孤独递个眼神。老太太现在逢人就说:“我楼上有个小王,比我亲侄子还亲。”这句话,比任何奖状都让我骄傲。她侄子偶尔来一趟,提着水果,见了我,深深鞠了一躬:“哥,谢谢你照顾我姑。”那一刻,我明白:我做的,不只是帮她,是在帮她全家的心。 生活确实无情,它让老太太失去丈夫、失去儿子,让它一个人熬晚年。但生活也留了一扇窗——让我成了她的“临时家人”。这扇窗,透进来的是风,也是光。我递出去的每一碗饭,最后都变成热气腾腾的归属感,回到我自己身上。这就是“积福”——不是迷信,是实实在在的回声。 所以,别再问我“做得对不对”,要问就问“你想不想也让自己的小区有点人情味”。如果你也想,那就从下一碗热汤、下一次搀扶开始。别小看这些动作,它们像扔进湖面的石子,涟漪一圈圈扩大,最后把整个湖面都点亮。 老哥姐们,你们觉得这事我做的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