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半导体中国声明荷兰总部人事在华无效! 免去中国区副总裁职务,荷兰经济大臣卡雷

赵财苗 2025-10-25 18:51:57

安世半导体中国声明荷兰总部人事在华无效! 免去中国区副总裁职务,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与中国通话后表示愿为问题寻找建设性解决方案,似乎安世半导体与中国的关系并未完全阻碍合作推进。 安世半导体近一半的营收来自于中国,但荷兰总部单方面免去张秋明销售市场部副总裁职务后,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该决定在中国法域下不发生法律效力。 荷兰政府对安世半导体采取了资产冻结等限制措施,这种情况下仍表达沟通意愿,其态度令人费解。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代表宝马、奔驰、大众等16家主要整车厂发布紧急声明,若安世半导体的芯片供应不能尽快恢复,整个欧洲汽车制造业可能在几周内停产,宝马更是表示每停产一天损失可达10亿欧元。 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的免职举动与其相关方释放的合作信号并不一致,希望其能给出明确态度。 对安世半导体而言,展现良好的合作诚意,对其自身发展也有好处。 目前,闻泰科技、比亚迪等企业也在不断推进半导体自主化布局,闻泰科技已在上海建设自主控制的晶圆工厂并稳定生产,可依靠中国本土构成供应链闭环。 如果安世半导体与中国断了合作关系,就会在半导体竞争中失去先机,这一事件的走向将影响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方向,也将关乎供应链的稳定。 安世中国的声明绝非意气用事,而是法理与现实的双重底气。作为闻泰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它早把核心的封测环节扎根在东莞,供应链深度融入中国产业生态,国内客户与依赖中国产能的欧洲车企都是其基本盘。荷兰总部想隔着海峡管到中国境内的人事,既无视安世中国作为独立经营主体的法律地位,也忘了近半营收都要靠这片市场支撑的基本事实。张秋明的职务说免就免?中国公司直接把话挑明:境内无效,业务照常。 荷兰政府的操作才真叫矛盾到离谱。一边用冷战时期的《货物供应法》给安世半导体套上资产冻结、股权托管的枷锁,理由扯到“技术转移风险”;一边又让经济大臣卡雷曼斯主动打电话求沟通,说要找“建设性解决方案”。这哪里是态度费解,分明是被现实架在了火上。欧洲车企的紧急声明就是最狠的逼宫——宝马一天10亿欧元的损失赔不起,整个欧洲汽车业几周内停产的后果更没人敢接。荷兰想跟着美国的节奏搞限制,却没算清自家企业绑着欧洲制造业的命脉。 更戳破真相的是法庭文件里的细节:美国早在6月就逼着荷兰撤换安世半导体的中国领导层,把换CEO当作不列入实体清单的条件。所谓的“公司治理缺陷”“国家安全担忧”,不过是地缘政治操弄的遮羞布。荷兰嘴上否认和美国联手,行动上却把一家中国企业的海外子公司当成了博弈筹码,这种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的做法,早就偏离了市场原则。卡雷曼斯的电话哪里是想解决问题,更像是怕火势蔓延烧到自己的急中生智。 安世总部的糊涂账还在算,中国市场的替代方案已经悄然成型。母公司闻泰科技在上海的晶圆工厂早就稳定生产,完全能搭起本土供应链闭环;比亚迪的半导体布局也在加速,缺了谁产业链都能转起来。荷兰总部要是真看不懂形势,非要在人事任免这种事上和中国法律硬碰硬,损失的可不止是眼前的订单。80%的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市场需求在中国,丢了这个基本盘,再先进的技术也得躺在工厂里吃灰。 这场博弈里最清楚的其实是市场。安世中国敢发强硬声明,是因为知道自己握着生产和市场的主动权;欧洲车企急着逼宫,是因为明白供应链断不得;就连荷兰政府的左右摇摆,也暴露了“政治站队”和“经济利益”的撕裂。说到底,半导体产业的规律从不是谁嗓门大谁说了算,而是谁离市场近、谁握有产能,谁就有话语权。安世要是还拎不清,等着接盘的中国企业早就排起了队。历史早证明了,把地缘政治凌驾于商业规律之上的,从来都是输家。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赵财苗

赵财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