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竟篡改郑丽文回电! 国民党主席当选人郑丽文在收到大陆贺电后,立即回电致谢,并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是,蓝媒联合报在头版刊登此新闻时,竟然在大标题中妄自使用了“一中各表”的表述。事实上,郑丽文回电中完全没有提到所谓“一中各表”。 联合报的篡改手法老套却恶毒,他们可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了,这也是台湾媒体生态顽疾的典型表现。 回看国民党官网发布的回电全文,郑丽文清楚写道“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引用1992年共识的原意,即两岸各自口头表述一个中国原则的共同认知,这与大陆国台办10月22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的回应一脉相承。 可联合报偏偏在标题中植入“一中各表”,这四个字的用心实在险恶,它源于民进党当局的歪曲解读,将一个中国原则,拆解成两岸各说各话的模糊空间,实质上是为台独势力留后门。 大陆早已多次澄清,九二共识的核心就是一个中国,绝不容许各表各异。 但联合报却视而不见,选择性篡改标题,目的无非是迎合岛内绿营舆论,避免被扣上“亲中卖台”的帽子。 郑丽文作为国民党新主席,本就面临党内派系质疑,她的回电本该是向大陆释放积极信号,却被联合报这么一改,瞬间变成暧昧不清的姿态,这不光误导了台湾民众,还让郑丽文在政台上被动挨打,联合报的笔杆子也成了某些势力的帮凶。 这种篡改的根源,还得从台湾媒体的生存困境说起。 蓝媒的联合报本该是国民党阵营的喉舌,却在赖清德当局上台后,越来越畏首畏尾。 蓝媒之所以要自宫,因为绿营的打压无处不在,陆委会最近几个月频频祭出“反渗透法”修法,10月15日立法机构协商中,就有绿委提案要求媒体报道,两岸事务须标注“敏感来源”。 这让联合报这样的老牌蓝媒投鼠忌器,不敢直球报道一个中国原则,只能用“一中各表”这种模棱两可的表述来自保。 9月25日国民党中常会讨论两岸经贸协议时,联合报同样在报道中淡化九二共识,转而强调“维持现状”,结果被绿营媒体群起攻之,指责蓝媒“暗通款曲”。 这让联合报吃一堑长一智,如今对郑丽文回电的处理,正是这种恐惧心理的延续,这已经不是个例,而是台湾媒体在绿营高压下集体失语的缩影。 更深层看,联合报的篡改还服务于岛内政治生态的扭曲,它间接助长了民进党当局的“去中国化”叙事。 郑丽文的当选,本是国民党试图重拾两岸话语权的机遇,她在10月18日胜选演讲中就直言要推动区域和平,强调九二共识,这与大陆贺电的基调高度一致。 可联合报一改标题,就把这份共识稀释成“一中各表”的私货,让民众误以为国民党还在玩两岸各说各话的老把戏。 人民日报10月20日的文章指出,郑丽文回电重申一个中国原则,是对贺电的积极回应,有助于国共两党恢复高层互访,但某些台湾媒体的曲解,正试图破坏这一势头。 这种类似篡改在台湾媒体史上屡见不鲜,比如去年赖清德就职演讲后,联合报在报道大陆回应时,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篡改为武力威胁,结果引发两岸舆论大战,绿营借机炒作“中国威胁论”,让国民党在选举中雪上加霜。 再往前推到郑丽文拜会韩国瑜时,联合报报道中本该突出她的“100%配合”承诺,却在副标题中插入“两岸平衡”的暧昧词,实质上弱化了她的统一倾向,这一系列操作都在显示,蓝媒已沦为绿营的影子,宁愿篡改事实,也不愿直面一个中国原则的底线。 这种篡改的危害远不止于误导一时,它可是直接阻碍了两岸民间的互信积累。 郑丽文回电本该成为蓝营团结的催化剂,却因联合报的标题党,瞬间变成党内争议的导火索,10月21日国民党内部协调会上,就有中常委质疑郑丽文“立场模糊”,这道裂痕正是媒体篡改留下的后遗症。 网易新闻的分析直言,联合报的标题误导,让绿营抓住了把柄,在立法院质询中反复追问郑丽文是否“各表”,这不光消耗国民党精力,还让大陆对蓝营的期待大打折扣。 国台办10月22日发布会虽未点名批评,但朱凤莲发言人强调,两岸关系发展需摒弃干扰,某些媒体的曲解正是这种干扰的典型。 就长远来看,这种篡改助长岛内分裂情绪,民众被喂以“一中各表”的毒奶,早晚会醒悟到真相,但在此之前,两岸交流的窗口已被人为缩小。 想想香港回归后,一些西方媒体篡改“一国两制”报道,导致港人误解中央善意,结果酿成2019年乱局,台湾若继续这样,郑丽文的主席任期将从一开始就陷入被动。 联合报的篡改,不过是台湾媒体乱象的冰山一角,不过我们的反制,也在提醒两岸同胞,事实不是靠标题就能扭曲的。 郑丽文回电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原汁原味,已被各大媒体忠实记录,这才是真相的锚点。 蓝媒若继续自宫,只会加速国民党边缘化,让民进党当局的“台独”梦多苟延残喘几天。 大陆的善意贺电和郑丽文的正面回应,本是两岸关系回暖的信号,篡改者们休想用“一中各表”的鬼话挡住统一大势。 两岸一家亲的共识是无法抹杀的,它会以铁的事实,迎来和平统一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