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硬实力撑腰,稀土管制才成戳痛西方的"软刀子"!

柳淮蕊 2025-10-24 14:55:10

别再炒作什么“稀土为王”了,那只是一个结果!很多人以为,我们赢在了稀土。错了!真相是,我们首先赢在了军事,赢在了美国已经打不赢、也不敢打我们!这张“稀-土牌”,不过是军事胜利后,兑现的“战利品”而已。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美国之所以不敢动真格,不是他们良心发现,是解放军的硬实力,把他们的“武力胁迫”念想给断了。 10月刚结束的“和平友谊-2025”联合演习,中马两军在马六甲海峡搞混编合训,破拆救援、海上搜救样样练得扎实。 咱的舰艇编队能跨越南海直达马六甲,远洋投送和应急响应能力摆在这,国际社会都清楚,这是航母编队、远程预警体系在撑腰。 再看台海方向,东部战区“海峡雷霆-2025A”封锁演练里,火箭军已经实弹模拟全岛精准打击,歼-20隐身战机常态化穿越海峡中线,双航母编队还带着歼-15舰载机巡航。 就连美国前太平洋司令都私下承认,中国数千枚导弹能覆盖美国领土,战略核潜艇进入战备巡逻,真要是动手,美军在亚太的基地撑不过首轮打击,台海冲突甚至可能造成五十万美军伤亡,这种代价美国根本受不起。 而且咱的“区域拒止”能力,已经能把美国的军事优势堵在了第二岛链外。 美国海军以前总爱派军舰闯南海、穿台海,可现在每次来都得小心翼翼,10月美国军舰穿越台湾海峡时,解放军全程抵近监视,无人机群贴着航线侦察,水下还有潜艇警戒。 美国防部备忘录都表明,现在“威慑中国”的成本已经高到无法承受。 对比二十年前,那时咱还得靠老旧舰艇应对美军航母,现在东风-26能打移动中的航母,巨浪-3能跨洲际反击,这种实力跃升才是美国不敢轻举妄动的根本。 要是还像当年那样没底气,就算稀土管制再严,美国早联合盟友搞“航行自由”式的武力施压了,就像它在中东对伊拉克干的那样,哪会像现在这样,乖乖溢价抢锑锭、囤钴合金。 正是有军事硬实力托底,10月9日商务部的稀土管制新规才敢这么“硬气”。 这次可不是简单限原材料,直接把管控范围扩到了全链条: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磁材制造的核心技术,连图纸、工艺参数都不准随便出口。 更狠的是设了“0.1%中国成分”门槛,境外产品只要含一点中国稀土或用了中国技术,出口就得申请许可。 这要是搁十年前,美国早带着盟友去WTO告状,甚至搞制裁报复了,可现在新规出台才五天,美国国防后勤局,就急吼吼砸2.45亿美元抢3000吨锑锭,还花五亿美元买钴合金,溢价两成都不在乎,就怕军工生产线断供。 因为他们知道动武没用,只能靠花钱应急,洛克希德·马丁的F-35战机组装早就卡过壳,一架F-35得用412千克稀土,一艘核潜艇要吞4.2吨。 这些稀土要么直接从中国买,要么得运到中国加工,全球92.3%的冶炼分离产能都在咱们手里,美国就算从澳大利亚拉回原矿,没中国的技术也炼不出能用的材料。 有人说稀土是“天生优势”,可这优势是靠军事守住的,更是靠军事需求倒逼出来的。 中国稀土产业能形成全链条优势,最初就是为了军工,导弹制导系统需要高精度稀土磁材,隐身战机的涂层离不开稀土元素,雷达的灵敏度全靠稀土材料提升。 为了不让别人卡脖子,咱们花了三十年建产业链,现在从开采到回收全自己搞定,91.62%的稀土永磁产量垄断全球,6N级高纯度冶炼技术独步天下,这些都是军工需求压出来的硬实力。 今年国家在包头、赣州设稀土技术研究院,搞全流程保密管理,严打技术泄密,就是怕核心工艺外流,而这背后正是军事安全的需求在驱动。 反观美国,2010年就知道稀土依赖中国,可仗着军事优势懒得建产业链,把唯一的芒廷帕斯矿都关了,现在想重启得花10-20年,砸超2万亿美元,根本赶不上趟。 更关键的是,军事和稀土现在形成了“互相成就”的闭环,稀土管制能削弱美国军工产能,比如美国国防部报告说,要是中国再收紧供应,F-35生产线撑不过6个月,核潜艇建造得延期3年,这等于间接削弱了美国的军事威慑。 而咱用稀土换来的技术和资金,又反哺军事研发,比如用稀土永磁体提升导弹的命中精度,用稀土材料减重战机机身,让军事优势更稳固。 10月北方稀土上调稀土精矿价格,就是因为军工和新能源需求暴涨,这种供需平衡完全由咱们掌控。 要是没有军事威慑,美国早通过政治施压让盟友断供稀土矿,或者用技术封锁扼杀咱们的冶炼产业,哪会让咱形成“资源-技术-军事”的闭环优势。 说一千道一万,“稀土为王”只是结果,“军事为尊”才是原因。 二十年前咱们也有稀土资源,可那时军事力量薄弱,2010年限供稀土还被WTO裁定违规,只能被动妥协。 现在解放军能把美国的军事威胁挡在门外,稀土管制才成了戳痛西方的“软刀子”。 在这个霸权时代,拳头硬才是真的硬,稀土不过是拳头硬了之后,自然落到手里的果实。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