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死也绝不向中国低头?曾经说“打死不跟中国合作”的英国罗罗公司,现在不但打算在北京建厂,还说要把整条生产线都一起搬过来,甚至连技术也愿意交出来一些,那我们该出手相助吗? 罗罗公司1906年在英国曼彻斯特成立,起初做高端汽车,后来转战航空发动机,和通用电气、普惠齐名。 它的遄达系列发动机是很多民航飞机的核心部件。 2020年新冠疫情让航空业停摆,罗罗的飞行小时收费模式直接崩盘,全年亏了54亿英镑,现金储备少30亿英镑,还赔了22亿英镑因为设计问题。 那时中国提出投资帮它渡难关,顺带建研发中心,开放市场。但罗罗一口拒绝,怕核心技术如单晶叶片和控制系统外泄。它选择裁员9000人,卖资产,还拿了英国政府20亿英镑贷款。 中国航空市场恢复得飞快,2024年上半年旅客3.5亿人次,比疫情前多9%,未来十年要加9000多架飞机,规模超欧美。 罗罗2025年上半年盈利17亿英镑,但知道没中国市场稳不住。 中国自主研发没停,两机专项砸钱,产业链齐全,本地供应商成本低,标准高。 涡扇-15和长江-1000A项目推进中,涡扇-15已装备J-20,推力18.5吨。 长江-1000A是商用高涵道比涡扇,正在飞行测试,目标装C919,减少对西方依赖。 1975年罗罗转让斯贝发动机技术,中国花几年吃透,造出涡扇-9,基于吴仲华理论。现在罗罗慌了,2022年9月和国航签合资协议,在北京顺义天竺保税区建维修基地,占地8万多平方米,2025年底运营。 这是罗罗在中国大陆第一个MRO合资,50/50股份,叫北京航空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BAESL)。 先修遄达700,后来加XWB-84和1000。 罗罗会带生产线、工艺和技术经验。 这不是单方面帮忙,对中国有实惠,填补高端维修空白,带动高温合金和复合材料产业发展。 罗罗是中国第五个投资项目,包括和其他中国伙伴的合资。它还是北约供应商,参与F-35,受美国管制。合作得以我为主,设退出条款,断供就赔,设备不能撤。 自主研发不能松,长江-1000A虽延期,但原型在测,下代会更好。WS-15成熟,航空发动机sector已系统化。用市场换经验,升级产业链。 这事说明国际合作靠利益,当年罗罗硬气因为技术垄断,现在中国有市场和底气,它就贴上来了。 中国借机壮大,市场换技术,自主创新扎根深。 将来中国发动机超它,选择权在我们。罗罗的转变是实力对比的结果,中国航空从跟跑到并跑。
英国航空巨头罗罗不再傲慢,携整条生产线落地北京!百年发动机传奇如何被中国市场逼得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