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查了下,王自如是怎么欠到近1亿的。 根源就是对赌输了,Zealer时

高干评世界 2025-10-23 17:44:18

特意查了下,王自如是怎么欠到近 1 亿的。 根源就是对赌输了,Zealer 时期被强制执行 3629 万,到 2025 年 10 月只还了 751 万,还剩 2878 万没清; 剩下的债都是对赌失败后冒的,离职后又扯出股权纠纷、连带赔偿、员工补偿,为了还债,房和车都卖了,现在在一家 AR 公司上班。 2025 年 10 月 23 日,王自如出现在雷鸟创新新品发布会,工牌写着 “特殊新同事”,编号 00678071。 这是他 10 月 20 日官宣入职后第一次公开露面,全程讲产品体验,说话还有以前做测评的味儿。 记者问他债务的事,他就笑著摆手:“先做好眼前的事。 ” 这亮相离他坐绿皮火车出差才半个月。 10 月 9 日他上新浪新闻的节目,说 “只能选这种出行方式”。 那会儿法院刚发公告,因为没还完 2878 万,被深圳南山法院限高,要钱的是上海曙晖创投。 查企查查就知道,这笔债是 2016 年 Zealer 跟投资方签对赌协议违约弄出来的。 上海曙晖是专门投 Zealer 的基金,当年协议定的年营收 2 亿目标,放那会儿根本不现实。 2016 年整个数码测评行业总营收还不到 3 亿,头部公司最多一年赚 8000 万。 更坑的是 “个人连带责任” 条款,公司的债直接绑他个人身上。 2023 年投资方要他回购股份,靠的就是这个条款。 2024 年开始,债务跟滚雪球似的。 1 月深圳南山法院第一次强制执行,冻了他 150 万股权; 6 月以前 Zealer 核心团队告他,要 1200 多万股权收益; 9 月两家供应商仲裁要 890 万货款和违约金,劳动仲裁还让他补 730 万员工补偿和滞纳金。 加上没还完的对赌债,总共快一个亿。 他卖资产的速度赶不上欠债。 2024 年底把深圳南山三居室卖了,还完房贷剩 1200 多万; 2025 年 3 月法院拍卖他的蔚来车,16 万多起拍没人要; 自己又卖了另一辆豪车,凑 230 万。 这些钱先还了员工补偿和部分货款,对赌债只还了 751 万。 从格力离职后,债务问题更明显。 2024 年离开格力时,年薪上百万,但跟一个亿比差太远。 他在格力搞的 “云网批” 没成,资本市场没人敢再投他。 10 月中旬直播,他第一次回应以前的事。 有人问 “不看工资条” 的说法,他说当时收入符合预期没在意,后来财务提醒才知道年终奖多少; 聊到负债,直接说 “解决股东回购得小一个亿”,承认了总负债规模。 网友还发现,他名下 4 家公司,就 1 家还在运营,还被列成经营异常。 王自如这情况在创投圈不少见。 有一线 VC 的人说,专项基金为了稳赚,常把业绩目标定得特别高; 对赌里的回购条款,其实就是把股权投资变成有担保的债,投资方稳赚不赔。 虽然《民法典》认对赌协议,但 “个人连带责任” 常把创业者坑惨。 现在很多风投根本不是投资,就是放贷。 不少项目退出靠逼创始人回购股份保本,Zealer 就是例子,上海曙晖把风险全推给王自如,自己不用担任何市场风险。 创业者为了冲业绩,反而把公司搞垮,跟创新不搭边。 我觉得,真的风投就该看好公司投钱,赚赔都认,不用对赌; 加了对赌的,就是套着 “风投” 壳子的放贷。 好的投资得接受试错,靠好项目收益覆盖风险,不是把压力全给创始人。 王自如就是这样,为了冲业绩让 Zealer 过度商业化,最后丢了核心竞争力。 雷鸟创新内部的人说,王自如上班后经常加班到半夜,主要对接渠道资源。 他在格力积累的渠道经验,正是这家 AR 公司需要的。 但因为被限高,不能坐飞机、高铁一等座,长途出差只能坐绿皮火车,多少影响工作。 到 10 月 23 日,他申请再审的事还没结果。 2024 年 10 月他以 “文书没合法送达” 为由申请再审,想少还点钱。 律师分析,要是再审失败,可能还要被处置更多资产,现在个人破产制度没全面铺开,重组债务很难。 这事在创投圈吵开了,有投资人呼吁别滥用 “个人连带责任”,也有创业者倡议规范对赌条款。 网友看到他在发布会上沉稳的样子,感慨:“以前是测评圈顶流,现在成了还债的打工人。 ” 他的经历也算给创业者提个醒:面对对赌协议一定要小心,尤其涉及个人担保的条款; 就算急着用钱,也得看看业绩目标能不能实现,实在不行放弃投资也别乱签字。 毕竟创业本来是一起担风险,不是创始人一个人扛债。 10 月 23 日发布会结束,王自如没接受任何专访,自己背双肩包去地铁站。 有路人拍到他在站台啃面包,配文:“为了还债,以前的大佬也得踏实过日子。 ” 他这一个亿的还债路,才刚起步。 信源:王自如负债1亿被限高销,坐绿皮火车出差-鞭牛士

0 阅读:0
高干评世界

高干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