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面临停产,荷兰没了强抢中企的硬气,打通中方电话求和 安世半导体本是中国闻泰科技在 2019 年花了 268 亿元买下的海外子公司,总部就设在荷兰,本来经营得挺滋润。 闻泰接手后,把这家企业带得越来越红火:2022 年营收冲到了 2.36 亿欧元,毛利率更是一路涨,2020 年时还只有 25%,到 2022 年就飙到了 42.4%,到 2024 年 10 月更是把所有债务都还清了,实现了 “零负债” 运营。 可到了今年 9 月 30 日,荷兰经济部突然来了一手 —— 没打招呼就发了道部长令,拿所谓 “国家安全风险” 当理由,把安世在全球的 30 家分支机构,不管是资产还是知识产权,全给冻结了,而且一冻就是一年,还不准企业随便调整业务、调动人员。 更过分的是,荷兰法院紧接着又出了裁决:先是把闻泰派过去的中方 CEO 给撤了职,再把香港裕成控股持有的全部股权(就留了一股装样子)转手交给第三方托管,还安插了有最终投票权的外籍董事。 这明摆着就是把这家中资控股企业的控制权,硬生生从中国手里抢了过去。 他们嘴上说安世有 “治理缺陷”,可真要问具体有啥安全风险,却半个字都说不明白,说白了就是拿冷战时期的老法条当幌子,把 “国家安全” 的概念扩大化,搞政治操作罢了。 谁都没料到,这一抢直接把全球汽车供应链的锅给炸了。 安世绝不是什么不起眼的小厂子,在汽车芯片领域是真真正正的行业巨头:全球功率分立器件领域,它的营收能排到第三;小信号二极管、ESD 保护器件这些关键部件,出货量更是全球第一; 车规级 Power MOS 芯片的市场地位更稳,一直坐在全球第二的位置上 —— 单是汽车板块的业务,就占了它总营收的近六成。 更关键的是,它生产的那些芯片看着不贵重,却是汽车上离不开的 —— 比如车门开关、电控单元这些基础功能,都得靠这些芯片运转,而且很多特定型号根本找不到替代供应商。 荷兰这边刚冻结资产,安世东莞工厂从国庆后就开始限制出货,还实行 “上四天班、休三天假” 的制度,全球供货链一下就卡了壳。 最先扛不住的是德国车企。10 月 21 日那天,好几家外媒都报道了:大众汽车在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工厂已经开始准备停产。 要知道,这家工厂是生产途观和高尔夫的核心基地,这两款车在欧洲卖得特别火,工厂产量一直很高。 大众内部有人悄悄跟《图片报》透露:这周的芯片库存还能撑几天,但下周就悬了,为了给其他工厂留存货,只能先把这儿停了,现在已经开始给员工申请短时工作制,刚开始就得影响好几千人,要是这事儿解决不了,后面几万人都得跟着受影响。 其实大众最近日子本就不好过:中美市场的销量一个劲往下滑,还得砸钱搞技术投资,他们的首席财务官刚警告过,明年得凑齐 110 亿欧元才能维持正常周转,这时候停产,简直是雪上加霜。 不光是大众,其他车企也跟着遭殃。 宝马、奔驰赶紧跟路透社说,供应商已经受影响了,正忙着想办法保住生产; 美国通用汽车的 CEO 更是直接在财报会议上提醒,芯片供应短缺可能会波及生产,还特地组了个团队,24 小时盯着供应链的情况。 日本本田也在暗地里评估这事儿的影响 —— 因为他们不少零部件里都用了安世的芯片。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早在 10 月 10 号就收到了安世的通知,说没法保证正常供货,协会负责人西蒙・舒茨急得直嚷嚷,说再解决不了,整个行业就要出现严重的生产限制了。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说得更直白:现在车企的芯片库存普遍就够维持几周,可找新供应商光走认证流程就得好几个月,整个行业都慌了。 就在情况这么紧急的时候,10 月 21 日那天,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主动给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打了电话,核心就是想解决安世半导体的麻烦。 电话里王文涛说得很清楚:荷兰这事做得太不地道,把 “国家安全” 的概念乱扩大,不光坏了市场的规矩,还把全球供应链搅得乱七八糟,必须赶紧拿出契约精神妥善解决,保护好中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这会儿卡雷曼斯的态度软了不少,一个劲说重视中荷之间的经贸关系,愿意好好沟通找解决方案。 但凡有点眼力见的都能看出来,荷兰这步棋背后全是美国在推。2024 年美国就把闻泰科技放进了 “实体清单”,到了 2025 年,又弄出个 “穿透规则”,连子公司都要管起来。 荷兰紧接着就动手,从庭审文件里能看出来,美国早就跟荷兰打过招呼,要求换掉安世的中方管理层。 可荷兰没料到,自己抢来的不是块香饽饽,而是个烫手山芋 —— 这边刚动手,中国商务部立马出了出口管制,断了关键元器件的供应,还把整个欧洲汽车业拖进了泥潭。 现在闻泰科技已经启动了法律和外交途径维权,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和外交部也都明确表态,反对这种歧视性做法。



草民
求和?除非总部迁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