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玉石泛滥成灾,为什么玉石只有在国内才值钱?   你去美国所谓的“翡翠城”看看

财先生观天下 2025-10-23 16:54:56

美国玉石泛滥成灾,为什么玉石只有在国内才值钱?   你去美国所谓的“翡翠城”看看就知道,当地人随便挖挖就能搬出几十吨绿石头,像邦斯家族那样的寻宝人,靠开采这些石头为生,可他们自己压根不把这当宝贝。   因为这些看着泛绿的玩意儿,大多是蛇纹石、绿纹石这类翡翠的“远房亲戚”,质地松垮还有白棉,根本算不上宝石级别的玉石。   而这事儿说透了也特简单:玉石在美国是“装饰”,在咱这儿却是刻进骨子里的文化密码,还自带“面子属性”。   你把一块上好的和田玉递到老外面前,他们多半会琢磨:这跟祖母绿、孔雀石有啥不一样?顶多觉得是个有异域风情的摆件;可在咱国内,一块品相好的帝王绿翡翠,能换一套一线城市的小房子,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咱中国人对玉的情结,那是传了几千年的。从红山文化的时候起,玉就不是普通石头,是用来跟老天爷、祖宗沟通的礼器,是能“通神”的宝贝!   后来的皇帝们,更是把玉玩到了极致,传国玉玺是什么?那是皇权的象征,没有它,你当皇帝都不名正言顺。   所以玉从一开始,就跟权力、地位和神秘主义绑死了,它不是商品,是硬通货。古人说“君子比德于玉”,连老玉都因为承载了历史,成了身份象征,一块完整的高古玉能炒到天价。   可美国才几百年历史,他们更认钻石、红宝石这种闪耀的宝石,对玉石的温润质感毫无感觉,就算挖到好料也不知道怎么折腾,连切割玉石的线割机都得从中国进口。   反观中国,早就把玉石玩出了“文化”和“稀缺性”的双buff。和田玉里的羊脂白玉、翡翠中的帝王绿,形成条件苛刻产量极少,光原料就被炒到按克算钱,过去五年帝王绿价格涨了40%都不奇怪。   更别说国内有苏工、扬工这些顶尖雕刻手艺,一块普通的玉料经大师雕琢,刻上“年年有余”这类吉祥纹样,附加值立马翻几番。   美国那个邦斯家族商店里的玉鱼雕塑,做工粗糙还得靠灯光撑场面,也就中国买家能看出点造景价值。   还有市场需求在推波助澜。中国收藏者对玉石的执念有多深?美国挖出来的40吨绿纹石,开价600万,最后被中国买家500万拿下,拉回国内加工成摆件,转手就能卖更高价。   可在美国本土,这些石头多到没人要,甚至有地方拿来铺路。这其实特能说明问题:玉石的价值从来不止看材质,更看背后的文化认同。   美国没有这种代代相传的玉情结,再多名贵的石头也只是块漂亮的石头;而在中国,玉早就成了文化符号,值钱的不是石头本身,是刻在上面的历史和审美。

0 阅读:104
财先生观天下

财先生观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