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距离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已经过去一天半了,但目前中方仍然没有向她发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23 16:26:30

10月22日,距离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已经过去一天半了,但目前中方仍然没有向她发表贺电。这和之前相比很不寻常,那么如何理解这个现象呢?她是否会成为2012年的安倍晋三之后,第2位没有接到中方贺电的日本首相呢? 之所以说不寻常,原因在于去年石破茂10月1号当选首相的当天,中方就已经向他发表了贺电。 而石破茂能拿到 “即时贺电”,说白了是他上台前就摆足了务实姿态 —— 刚上任就推动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率团访华,把中断三年的执政党交流机制给重启了,办公室里还摆着中日合研的氢能模型,哪怕背地里在西南诸岛部署反舰导弹,至少表面上给了经济合作的盼头。 可高市早苗这边呢,施政演说草案刚公布就露了苗头,一边喊着中国是 “重要邻国”,一边死死盯着安全保障和经济安全领域挑刺,这种 “既要又要” 的话术,中方早就听出了弦外之音。 更关键的是,这不是中方第一次用 “贺电延迟” 传递信号。2012 年安倍晋三当选时,中方就没及时发贺电,当时的背景和现在简直如出一辙 —— 都是右翼色彩浓厚的政客上台,都在安全议题上对华示强。 高市早苗这波操作更直白,她还没正式履职,中日之间的沟通渠道早就出了问题。两年前设立的防务热线,除了开通初期 20 分钟的礼节性通话,之后就成了摆设:2024 年 7 月日本 “凉月” 号驱逐舰闯浙江近海被驱离,日方急着打电话没人接。 6 月和 7 月战机近距离相遇,防卫省把电话拨烂了也没通,中方就认准了 “通话前 48 小时需外交安排” 的规矩,摆明了不接日方的 “紧急求助”。 这种摩擦积累下来,高市早苗还在草案里强调 “安全领域值得关注”,中方自然要先摆摆态度。 再看中方的表态细节,更能坐实 “有意为之”。10 月 21 号外交部回应时,只给了句标准话术,可同一天对玻利维亚新总统帕斯,直接明说 “表示祝贺,相信国家建设取得新成就”,这种区别对待跟贴标签似的清晰。 毕竟高市早苗的 “底色” 摆在那儿,她可是被贴上 “反华派” 标签的人物,当选后日本网友都在喊 “后悔了”,中方更没必要赶着送贺电。 反观石破茂,哪怕 2025 年 2 月跟着美国在联合声明里点名批评中国,可人家至少敢在国会说 “中日韩合作能抗全球衰退”,这种矛盾里的务实空间,就是贺电的 “敲门砖”。 还有个藏在背后的底气:现在的中日实力对比早不是十年前了。当年日本空自用 F-15J 就能在东海摆架子,如今面对歼 - 16 编队只能疲于奔命,F-35 组装中心都要关张了。 中国航母编队绕着日本列岛巡航成了惯例,东风 - 17 直接罩着冲绳基地,日方连防务热线都成了 “心理安慰器”,这种时候中方更没必要委屈自己凑热乎。 2012 年安倍没拿到贺电,是因为中日关系紧张;现在高市早苗面临的局面更复杂,一边是自己政策里的对华强硬信号,一边是日方在军事博弈中的被动处境,中方自然要等她拿出真动作,而不是先送贺电 “给面子”。 说到底,贺电这东西从来不是 “到点就发的通知”,而是看对方给了多少 “合作诚意”。 石破茂靠 “重启交流 + 经济挂钩” 换来了即时贺电,高市早苗却先用施政草案透露出 “制衡意味”,再加上之前防务热线失灵的旧账,中方这波 “延迟回应”,本质上是给她的政策方向提个醒 —— 想拿贺电?先拿出比 “口头喊邻国” 更实在的东西来。

0 阅读:20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