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引述美媒: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的主导地位是如何形成的? 美国在1991年还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供应国。随后中国通过长远布局,用几十年的时间控制了全球稀土供应。 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曾说过一句名言:“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采取积极策略,巩固并维持对稀土矿产的垄断。稀土矿产对于制造汽车、风力涡轮机、战斗机和其他产品所需的磁铁至关重要。 据报道,就在1991年,由于加州芒廷帕斯(Mountain Pass)的大型稀土矿,美国当时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供应国。中国当时则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而其长期发展策略正渐渐成形。 普雷斯尼克(Mitchell Presnick)是一位美国人,当时从事铀贸易。他回忆起自己在1990年代初曾主动提出与一间中国大型国有贸易公司合作,投资中国稀土资源。他说,当时对方告诉他,这样的安排会非常困难。 1991年,中国通过了一项法律,将稀土列入“战略性”资源,并限制外国矿业公司与中国本土公司合作开采某些中国矿藏。政府甚至禁止外国人未经特别授权进入这些矿区。政府也利用出口退税来鼓励国内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在与中国国有矿业巨头五矿集团的同行共进晚餐时,普雷斯尼克说,他听说了中国令人印象深刻的重稀土存量。普雷斯尼克指:“他们(中国)当时就知道稀土比我们认为的更重要。” 中国也意识到,如果想要掌控稀土产业,就需要提升其产业价值链。北京不仅需要开采稀土,还需要具备加工稀土矿石并将其制成磁铁的能力,而这些专业技能当时只有在海外才能找到。 1995年,中国国企获得美国政府批准,收购通用汽车旗下的稀土材料和磁铁业务,名为Magnequench的公司。在接下来的数年里,Magnequench的拥有者关闭了其在美国的所有稀土工厂,并将设备运往中国。美国的顶尖工程师则获得前往中国建立新工厂的机会。 一位同意前往中国的磁铁专家表示:“当时有些同事坚决反对,说他们永远不会帮助中国学习我们的技术。” 这位专家指:“当我到达中国时,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正在建造的新工厂数量之多,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 前Magnequench工程师Mitchell Spencer表示,他同意去天津协助设立一间工厂,该工厂原计划与他在印第安纳州的工厂成为姐妹工厂。他其后接到电话,要求将天津工厂的产能增加一倍时,他感到困惑。 Spencer之后回国,不久就得悉位于印第安纳州的工厂即将关闭。 到2000年代中期,美国的稀土产业几乎被彻底摧毁。美国主要的稀土矿山帕斯山(Mountain Pass)已关闭,几乎所有加工稀土并将其制成磁铁的工厂也都关闭。 中国当时生产了全球约97%的稀土,实际上已占据全球垄断地位。 从2005年左右开始,中国政府收紧管制,对稀土征收出口税,这导致西方磁铁制造商的生产成本上升。由于中国境外几乎已没有稀土矿,汽车零件生产商和其他严重依赖稀土的企业选择将工厂从西方迁至中国,以获取更廉价的原料。 西方的稀土产量变得极低,以至于一家名为莫利矿业(Molycorp)的美国公司试图恢复芒廷帕斯矿并自行生产磁铁。该公司将计划称为“凤凰计划”,但该计划注定要失败。 2012年,奥巴马政府联同欧盟和日本一起向世界贸易组织起诉中国,指控其不当使用出口配额来限制海外稀土供应。中国表示,其限制措施旨在保持采矿量可持续增长并保护环境。 2014年,世贸组织裁定中国败诉,认为其出口配额不公平。中国取消了这些配额,导致对美出口急升。 随着美国稀土价格暴跌,莫利矿业破产。美国企业振兴稀土行业的计划以失败告终。 芒廷帕斯矿最终落入一家名为MP Materials的美国公司手中。该公司其后寻求中国合作伙伴的帮助,以恢复矿场的运作。中国稀土生产商盛和资源提供了前期融资,并获得MP Materials的少量股份。盛和资源随后将MP Materials的稀土分销给中国买家,用于制造磁铁。 今年7月,美国政府宣布收购MP Materials公司15%的股份。 MP Materials公司接管了芒廷帕斯矿,目前正在建造稀土加工和磁铁设施。美国政府也推出新的举措,例如为该公司的稀土设定价格下限,以确保其能够抵御未来任何低价中国矿产的涌入。 然而,中国多年来积累的优势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被完全推倒。 美国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近日在一个投资论坛上表示:“过去20到25年来,我们一直没有保持警惕,没有人在关注。每个人都疏忽大意。”
过去72小时,中美稀土博弈没再打嘴仗,直接动了真刀真枪。美国想用立法逼中国让
【21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