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纽约市长选举,绝不是简单的“人口结构变化”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价值观的倒塌。 说起这次纽约市长选举,得从头捋捋。2025年11月4日就是大选日,现任市长埃里克·亚当斯本来想连任,结果九月份直接退出了赛场,虽然他的名字还挂在选票上,但基本没戏了。民主党提名的是州议员佐兰·曼达尼,这家伙是乌干达出生的移民后代,1991年生,现在34岁,2021年当上纽约州第36选区的议员,主打民主社会主义那一套。共和党那边是柯蒂斯·斯利瓦,1954年布鲁克林土生土长,创办了守护天使巡逻队那种街头自卫组织,2021年也跑过市长,没赢。独立候选人则是安德鲁·库莫,前纽约州长,2011到2021年干了十年,之前还当过联邦住房部长,这次本来想抢民主党票,结果初选中输给了曼达尼,就转头自己组了个“战斗与交付党”上阵。 曼达尼的背景挺典型的纽约移民故事。他爸是印度裔导演,妈是南非裔作家,小时候全家从乌干达坎帕拉搬到皇后区。他上过哥伦比亚大学,读非洲研究,主修那些发展议题。大学时候他还搞说唱,艺名叫Mr. Cardamom,歌词老是吐槽贫富差距。毕业后他就钻进租户权益圈子,组织罢租抗议,推动公共住房改革。2020年他以民主社会主义者身份进议会,专攻警察监督和住房法案。民主党初选是六月24日,用排名选择投票,他一上来就拿了43.82%的第一轮票,库莫是36.12%,其他候选人分散。到第三轮,他拉到56.39%,直接爆冷赢了。民调之前都说他垫底,结果他超常发挥,靠的就是年轻人票和少数族裔支持。 斯利瓦这人,纽约老街头都知道。早年辍学,在麦当劳打工,1979年组了守护天使队,那时候纽约犯罪率高,他带人穿红夹克巡街,抓小偷驱醉汉。八十年代转行当广播主播,在WABC电台喷城市腐败。婚姻闹腾过几次,有好几个孩子,还养了十几只猫。2021年他跑市长,输给亚当斯得票才27%。这次共和党初选没人跟他抢,他二月13号就宣布参选,主打动物权益,说纽约动物收容所虐待宠物,要建无杀伤庇护所。他还老强调工人权益,拉工会票,但整体定位还是保守派,推加强执法和社区安全。 库莫呢,这位前州长争议一大堆。2021年因为性骚扰丑闻辞职,调查说他办公室有系统性霸凌和报复。之后他低调了会儿,2025年三月1号跳出来想抢民主党提名,结果初选中栽了,就五月组党独立上。七月14号他重启竞选,口号是“战斗与交付”,主打中间派路线,反对曼达尼的社会主义,说那套“哪儿都没成功过”。他提案包括给公交加1.8亿补贴,用房产税补窟窿,还批评租房稳定政策的收入测试太严。但他自己也背着包袱,LGBT团体说他初选时忽略他们,还被指责过去对同志权益不积极。八月他还跟特朗普打过电话,据说商量反曼达尼的事儿,闹得挺大。 这场选举的民调现在明摆着,曼达尼稳领先。十月中旬的平均数据,他47.4%,库莫29.2%,斯利瓦13.8%,剩下9.7%是摇摆或别人。昆尼匹亚克十月初的调查,曼达尼46%,库莫33%,斯利瓦15%。比森/福克斯十月十四到十五日的,曼达尼52%,库莫28%,斯利瓦14%。亚当斯退赛后,票仓重组,曼达尼的进步派标签吸住了年轻人,库莫想抢中产,斯利瓦守保守底盘。但投票率估计低,历史数据纽约大选参与度就三十出头,这次可能更惨。 这选举真不是什么人口结构变了那么简单。纽约人口是多元没错,拉美裔亚裔移民多,2020年普查白人比例掉到31%,但这不是新鲜事儿。八十年代就开始变了,那时候犯罪高峰也没见选出谁来颠覆传统。问题出在价值观上,社会底线松动了。白人中产,尤其是那些布鲁克林曼哈顿的上班族,越来越不投票了。2021年大选他们就窝在家里刷股票App,这次估计也差不多。为什么?因为保守声音被边缘化了。斯利瓦这种讲秩序讲责任的家伙,一开口就被贴标签,说他vigilante作风太极端,守护天使队巡街还被黑成私刑队。 这不光是种族攻击,是价值观真空。年轻人支持曼达尼,不是全盘买他的政策,而是反感旧秩序。住房议题上,他推百万富翁2%平税、冻结稳定租金、建公屋、严管房东,豪宅市场慌了,但年轻人觉得解气。库莫反击,说社会主义行不通,推公交补贴房产税,但中产白领不买账,他们怕税涨。斯利瓦拉动物权益,喷收容所虐猫狗,要无杀伤政策,这听起来接地气,但保守底色让年轻人绕道。LGBT事儿上,库莫指曼达尼双重乌干达国籍,扯上当地反同志死刑法,曼达尼回击说马里奥·库莫1977年竞选海报黑过埃德·科赫的同志传闻。两人互怼,暴露了包容原则的虚伪。
中方再次掀桌,美拒缴163万港务费,特朗普一口咬定:政策出问题 这哪里是“拒
【23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