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说,要不是尼克松“释放”中国,在外交上破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现在也就不会

未央秘史 2025-10-22 17:42:28

特朗普说,要不是尼克松“释放”中国,在外交上破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现在也就不会有这么大的麻烦,就不会有一个这么强大的对手。 特朗普这话倒也不是完全没顺着点历史的脉络说,1972年尼克松那趟“改变世界的一周”,确实是把中美之间关了二十多年的大门给推开了。 只不过当时尼克松心里的小算盘,跟现在特朗普念叨的“麻烦”压根不是一回事——那会儿美苏争霸正酣,苏联在全球范围扩张得厉害,美国急需找个能制衡苏联的帮手,而被“愤怒的孤立”包裹着的中国,正好成了这个合适的对象。 尼克松绕过内阁派基辛格秘密访华,连盟友日本都没提前通知,闹出“尼克松冲击”,说白了就是场精打细算的政治博弈,哪能想到几十年后,这个“帮手”会变成让美国坐立难安的对手。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更巧的是,中国正好在这一年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尼克松打开的那扇门,这下彻底成了中国融入世界的快车道。 刚开始的时候,美国确实没把中国当回事,毕竟1972年中国GDP才1137亿美元,连世界前十都挤不进去,人均GDP更是排在120位之后,比非洲不少国家还低。 美国企业带着技术和资本涌进来,觉得这就是个成本低廉的加工厂和潜力巨大的市场,通用电气卖设备,英特尔卖芯片,特斯拉后来还建了上海超级工厂,一半的车都从这儿造出来,赚得盆满钵满。 他们大概觉得,中国会一直停留在产业链低端,乖乖当“世界工厂”,永远成不了气候,可中国偏偏没按美国的剧本走。 借着开放带来的技术和资金,中国一边搞生产,一边偷偷攒本事,1978年到2021年,中国GDP翻了312倍还多,2010年就超过日本成了世界第二,2022年更是冲到18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77%,比整个欧盟加起来还多。 中美贸易额更夸张,从1979年的24.8亿美元涨到2021年的7556亿美元,306倍的增长速度,创下了近代以来双边贸易的纪录。 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速,比它对全球其他地方的增速快了四倍,11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靠对中出口撑着,可特朗普眼里只盯着中国卖出去的那些商品,觉得是“抢了饭碗”,却忘了美国企业在华年销售额早就超过6000亿美元,苹果APPStore一半的收入都来自中国市场。 真正让美国觉得成了“麻烦”的,是中国不只满足于做加工组装,开始往产业链上游爬。 就说5G吧,以前通讯标准都是美国和欧洲说了算,可2024年的专利榜单里,华为、中兴、小米占了全球前十的一半,华为更是常年霸榜第一,美国想卡脖子都没那么容易。 新能源汽车更狠,中国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累计卖出4000多万辆,以前美国靠特斯拉引领潮流,现在中国车企带着低价高质的车型往全球卖,把美国市场的份额都抢了不少。 这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2024年中国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研发人员全球第一,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拿第一,美国以前靠技术垄断吃的红利,现在被中国分走了一大块。 更让美国窝火的是,它越打压,中国反而越有劲,美国搞技术制裁,想断了华为的芯片供应,结果华为没垮,反而逼着中国搞出了自己的芯片产业链,小米这些企业也跟着加大研发,未来五年要投1000亿元搞技术。 以前美国觉得只要把高科技攥在手里,中国就翻不了天,可现在中国不仅能造5G基站(460万个,全球最多),还能造大洋钻探船、超大直径盾构机,甚至“灯塔工厂”数量都占了全球四成,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尼克松当年打开大门的时候,肯定没算到中国会把“接触”变成“学习”,再变成“竞争”,这大概就是最让特朗普头疼的地方——本想找个盟友,结果养出了个对手。 美国以前习惯了在全球说一不二,从1898年美西战争后就一直当老大,突然冒出个经济、科技都能跟自己掰手腕的国家,自然觉得是“麻烦”。 可仔细想想,这“麻烦”其实是美国自己催生的,当初为了制衡苏联打开大门,后来又为了赚钱把技术和市场给出去,中国只是抓住了机会,把这些资源变成了自己的实力。 就像有人打开了闸门,本来想引水浇自己的地,没料到水流过去后,对面的田地长得比自己还茂盛。 特朗普抱怨的“强大对手”,本质上是历史进程里的必然,尼克松只是那个推了第一把的人,真正让中国变强的,是开放大门后从未停下的脚步。 现在美国想关上门搞“脱钩”,可已经晚了,中国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只能被动接受的国家,反而在制裁中练出了更强的自主能力,这大概就是特朗普口中“麻烦”的真正内核——自己种下的因,终究要面对结出的果。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