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冻芯”:荷兰把股权当产能,结果生产线先喊停 “十天前踢人锁股,十天后求谈认

婷婷亭亭玉立 2025-10-20 16:37:18

十天“冻芯”:荷兰把股权当产能,结果生产线先喊停 “十天前踢人锁股,十天后求谈认错——荷兰大臣卡雷曼斯的 180°转弯,比欧洲冬天的气温跌得还快。”当我看到这条新闻,脑海里只有一句话:别把“股东名单”错当成“机器手臂”。 故事不复杂:荷兰政府动用一部 70 年前的冷战法律,把中企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闪冻”,CEO 张学政直接被踢出局,股权统统交外籍托管。官方原以为复制“抢股权—抢产能—抢订单”的美国模板,就能向华盛顿递投名状。谁料,欧洲车企先慌了——大众、宝马、博世排队给海牙打电话:再拿不到安世芯片,下个月生产线就要停摆。卡雷曼斯只好松口:愿意谈判。 反转为何来得这么快?答案在东莞长安镇。那里每天下线 2.5 亿颗车规级芯片,封装、测试、打板、出货,一条龙的工人、稀土、港口都在中国境内。中国商务部 15 日把安世在华产品列入出口管制,库存瞬间变“死货”,欧洲车厂秒懂:再嘴硬,年底销量目标直接归零。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连夜发警告,荷兰政府顶不住“车企+协会”双重压力,只能低头。 在我看来,这场闹剧把欧洲吹上天的“供应链韧性”打回原形:七成芯片最后封装在中国,所谓多元布局只是 PPT 里的彩色箭头。更讽刺的是,荷兰本想用“抢股权”表忠心,却把自己投资环境的信用一把摔碎——全球企业都在问:下一个被“国有化”的会不会轮到我? 当然,疑问也留给围观者:中国十天就让荷兰松口,靠的是稀土、港口、工人,还是欧洲车企的“逼宫”?如果荷兰继续端着架子,中方下一招是锂电、光伏,还是稀土组合拳? 留言区交给你:假如你是荷兰首相,先解冻还股,还是再赌一张“美国会救我”?欢迎投票+吐槽,看看谁的方案最能让生产线不熄火。

0 阅读:65

猜你喜欢

婷婷亭亭玉立

婷婷亭亭玉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