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大庆油田发现者谢家荣吞下一整瓶安眠药,在睡梦中离世,第二天,妻子吴镜

论史家 2025-10-20 09:34:44

1966年,大庆油田发现者谢家荣吞下一整瓶安眠药,在睡梦中离世,第二天,妻子吴镜侬在他身边发现了一张字条,上面短短十个字令人泪目。   1966年8月14日清晨,吴镜侬在客厅发现了丈夫的遗体,身旁是空安眠药瓶,胃里还有没消化的观音土,旁边还留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侬妹,我先走了,望你保重”十个字。   他叫谢家荣,后来被追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很多人听过大庆油田的故事,却少有人知道是谢家荣最早指出东北平原底下藏着石油。   早在几十年前,外国人说中国是贫油国,认定只有海里的岩层能出大油田,中国的陆地盆地没希望。   他偏不认同,跑遍大半个中国,提出陆地上的岩层也能生油,还在1949年就明确说北满地区有油气潜力,比后来一些公开的说法早了整整五年。   1955年,他把自己多年研究的松辽盆地勘探资料全交给了国家,那些密密麻麻的标注里,藏着大庆油田的关键线索。   这人一辈子都在为国家找矿,抗战时拒绝日伪的邀请,化装南下在湖南广西边境开矿,把矿石卖了换钱买军火。   淮南的煤田、甘肃的铜矿、福建的铝土矿,好些重要的矿产都是他发现或指导找到的,有人说他一个人找到的矿占了当时全国已知的三分之一。   他还是中国地质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写了中国第一部普通地质学教科书,全国一半的地质局总工程师都是他的学生。   按理说这样的人该被当成宝贝,可特殊年代里,这些功绩全成了“罪名”。   谢家荣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68岁的老人被强迫下跪,鼻梁被木牌砸断,头发上被泼墨汁。   一辈子攒下的手稿,有的被烧了,有的被拿来垫泔水桶,抗战时冒着生命危险画的找矿图册,转眼就成了“证据”。   后来他被关在牛棚里,肺病犯了没人管,最后只能抠墙灰里的观音土充饥,身边的同事不敢说话,连儿子谢学锦都被隔离,想见一面都难。   日子熬到1966年8月,他大概是真的撑不下去了,死前一晚,他跟吴镜侬说怕影响她休息,搬到了客厅的小床,语气平静得反常。   桌上还摊着一本《中国含油气盆地分析》,铅笔停在松辽盆地那一页。   他留下的字条有不同说法,有的说是“我尽瘁了,望善视孤儿”,有的说是“我无罪,请勿再扰家人”,不管哪十个字,都藏着说不尽的冤屈和牵挂。   三天后,吴镜侬拿着剩下的安眠药也走了,夫妻两个都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了,儿子为了保护家人,只能对外谎称父亲死于心脏病。   直到十几年后,黄汲清给邓公写信,直言大庆油田的发现跟当时宣传的理论没关系,真正的前期工作是谢家荣做的。   邓公批示后,地质总局查了四个月,最后确认确实没有证据支撑那些夸大的说法,好多当事人站出来作证,说谢家荣的预测和资料才是关键。   可反转来得太晚了,他的骨灰早就找不到了,后来出版他的文集,整理他的著作,追授他奖项,这些荣光他都没机会看见。   后来有人说,他发现的矿能养几代人,可他自己没给家人留一点财产,只留下四百多部著作和满纸的勘探数据。   那些曾被当成废纸的手稿,后来都成了地质研究的宝贝,他的名字或许被忘记过,但地下的油田记得,那些靠矿产发展起来的工业记得。

0 阅读:65
论史家

论史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