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根本不缺稀土,全世界都能挖!”美国首富马斯克语出惊人,可他接下来的一句话,

纸上点将 2025-10-19 17:45:10

“美国根本不缺稀土,全世界都能挖!”美国首富马斯克语出惊人,可他接下来的一句话,直接把美国人整破防,他表示但挖出来的稀土,全都得送到中国加工…… 2025年4月,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钐、钆、铽、镝、镥、钇和钪等七种稀土元素实施出口管制,要求出口企业提供详细用途证明,并禁止流向外国军事用途。这项措施直接源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美国此前加征关税,中国则以关键矿产作为回应杠杆。全球供应链随之震动,稀土价格短期内上涨15%,电动车和电子设备制造商纷纷增加库存,以缓冲潜在短缺。 这一事件并非孤立,早在2024年,中国已占全球稀土开采量的70%以上,而加工环节更是高达85%的份额。 美国本土虽有矿藏,但长期依赖进口,导致国防和新能源产业面临供应链风险。马斯克的评论正是在此背景下抛出,点燃了公众对资源自主的热议。 马斯克的原话源于他对一条新闻帖子的回复,那条帖子报道了中国暂停部分稀土矿物和磁铁出口,并计划制定新规限制向美国企业的供应。他强调,稀土元素的精炼能力和磁铁制造才是核心问题,这些元素其实并不真正稀缺,只是名字容易误导人。 人们常以为矿藏本身短缺,实际上它们分布广泛,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美国储量约180万吨,主要集中在加州和怀俄明州。 马斯克将此比作锂矿情况,中国掌握的不是资源本身,而是重工业精炼体系。这番直白让美国网友从最初的乐观转为沮丧,许多人留言感慨资源虽多,却像握着半成品,无法直接转化为高科技产品。 他的言论迅速传播,阅读量超过500万,引发媒体跟进报道,凸显了产业链断层的尴尬现实。 稀土元素包括17种金属,如钕、镝和铽,它们在现代工业中扮演关键角色。没有这些元素,智能手机屏幕无法高清显示,电动车电机难以高效运转,甚至导弹制导系统也会失灵。 全球高科技产品中,稀土应用占比高达30%,从消费电子到国防装备,无一例外。2025年,随着人工智能和可再生能源的爆发,稀土需求预计增长20%,达到每年25万吨。 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源于数十年积累的开采和加工经验,2024年产量达27万吨,而美国仅4.5万吨。 更重要的是,中国控制了99%的重稀土分离技术,这类元素用于高温耐受磁铁,军工应用尤为依赖。 美国企业虽尝试进口替代,但成本高企,短期内难以撼动格局。 美国稀土资源并不匮乏,Mountain Pass矿区是全球最大之一,年产能可达4万吨浓缩物,主要产出轻稀土如钕和镨。 这些矿床形成于亿万年前的花岗岩脉,开采相对成熟,环保法规虽严,但技术上已可重启。 然而,重稀土如镝的本土产量不足1%,美国每年进口量超过80%,多从中国采购。 全球矿藏分布均匀,澳大利亚和巴西也有大型项目,但加工瓶颈普遍存在。马斯克的观点直指要害:开采只是起点,精炼涉及酸浸、萃取和分离等多道工序,需要巨额投资和专业设备。 美国上世纪曾领先,但环保压力和成本上升导致工厂关闭,如今重振需数年时间。 中国在稀土加工上的主导地位得益于完整产业链,从矿山到终端产品一气呵成。包头稀土高新区等基地日处理万吨矿石,自动化流水线效率高,废水循环率达95%。 这一体系历经40年优化,涵盖专利技术如溶剂萃取配方,全球企业难以复制。2025年10月,中国进一步扩大管制,新增五种稀土金属出口审查,禁止用于外国军事目的。 此举直接影响美国国防供应链,F-35战机和Tesla电机面临延误。 美国企业如MP Materials虽将90%产出运往中国加工,但新规下许可审批趋严,物流成本上升10%。 中国并非刻意垄断,而是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价格,惠及全球市场,同时维护国家利益。 美国政府已意识供应链脆弱,2025年拨款数十亿美元,支持本土精炼项目。国防部推动Mountain Pass扩产,目标到2027年实现10%全球份额。 企业如Lynas在美国建厂,测试分离工艺,但初期产量仅数百吨,远低于预期。 回收项目从废旧电子产品中提取稀土,回收率约30%,虽环保但规模小。 贸易战背景下,美国鼓励盟友合作,澳大利亚供应矿石,日本分享技术,但整体进展缓慢。 2025年上半年,美国稀土进口依赖度仍达75%,电动车产量因磁铁短缺下滑5%。 这些努力显示决心,但技术壁垒和投资回报周期长,短期内难脱依赖。 稀土博弈反映全球资源竞争的本质,美国需从挖矿转向全链条构建。马斯克的提醒并非拆台,而是行业警钟,强调重工业投资的紧迫性。 中国出口管制虽加剧紧张,但也刺激创新,如美国开发合成替代材料,预计2026年测试成功。 长期看,谁掌握精炼核心,谁就握住高科技话语权。2025年中美贸易框架协议虽缓和部分摩擦,但稀土杠杆仍存。 美国本土项目虽起步晚,却有资金和技术基础,未来或形成多元格局。 这一过程考验耐心,资源大国转型需平衡环保与效率,方能真正自主。

0 阅读:116
纸上点将

纸上点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