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世界经济去美元化过程中的作用 俄罗斯在世界经济去美元化进程里,可不是简单凑个数的参与者,而是实打实的系统性驱动者,这一切一开始是因为西方制裁逼着它行动,到最后却变成主动打破现有格局、重塑全球金融秩序的关键操作。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之后,美西方搞的金融封锁让俄罗斯第一次意识到美元霸权有多危险,等2022年俄乌冲突升级,俄罗斯被踢出SWIFT系统,连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都被冻结,这记重拳彻底断了俄罗斯对美元体系的念想,也让它的去美元化从“被动防御调整”变成了“主动进攻重构”。 看宏观经济指标就知道,俄罗斯去美元化的成果又激进又扎实。到2025年,美元在俄罗斯外汇储备里的占比,已经从2018年的43%直接跌到10%,黄金和人民币的占比反倒分别升到22%和13%,这种资产结构的根本改变不是随便应付,而是主动切断风险的战略布局。 对外贸易领域的变化更能说明问题,卢布在进出口结算里的比例从2021年的13%一下子涨到2023年的35%,要是再加上人民币这些“友好国家货币”,这个比例能到75%,相当于直接把美元从俄罗斯的贸易循环里挤到边缘位置。 这种结构上的转变不光稳住了俄罗斯经济的基本盘,还向全世界证明了离开美元也能正常做生意。 在欧亚经济联盟里,俄罗斯把去美元化当成了区域合作的核心纽带。它牵头签了联盟内部的本币结算协议,还推动成员国建立统一的外汇市场协调机制,硬是把这个联盟打造成了去美元化的“试验田”。 拿俄越贸易来说,靠着欧亚经济联盟和越南的自由贸易协定,两国本币结算比例从2023年的40%涨到2024年第一季度的60%,普京直接说这符合“慢慢淘汰信誉不好的货币”的国际趋势。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还推动联盟成员国接入自己开发的SPFS金融信息传输系统,现在这个系统已经处理了俄罗斯和集体安全组织国家20%的国际支付业务,成了绕开SWIFT的区域标杆。 金砖国家是俄罗斯发挥去美元化影响力的核心地方,它的角色也从原来的倡议者升级成了实践者。 早到2019年,普京就提过建立金砖共同货币的想法,2022年西方全面制裁之后,他更是反复呼吁搭建独立的结算体系,直接推动金砖国家成立支付工作组,还启动了“金砖之桥”平台建设。 到2024年,俄罗斯和金砖国家之间的本币结算比例已经到了85%,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多了,而且俄罗斯牵头开发的金砖支付系统也完成了测试,能实现“去中心化”运作,完全不受第三方控制。 这种机制化建设不是单个国家的独角戏,而是俄罗斯通过政策协调,把去美元化从大家都认可的想法变成实际行动的系统性成果,连美国《福布斯》都承认,这比核武器更能冲击美元霸权。 在上海合作组织和“全球南方”这些框架里,俄罗斯靠能源贸易这个突破口,把去美元化的浪潮推到了更广泛的范围。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能源出口国,2022年之后它强制要求“不友好国家”用卢布买天然气,这直接撕开了能源美元体系的口子。 更能当例子的是俄印石油贸易的变化,2024年印度每天要进口118万桶俄罗斯石油,可卢比购买力不够,结算的时候出了麻烦,俄罗斯就趁机推动用人民币结算,这不光解决了自己的麻烦,还让人民币渗透到了南亚能源贸易的核心圈子里。 这种变化还带来了连锁反应——印度把俄罗斯原油加工后卖给欧洲,结果欧洲间接用人民币付能源费,相当于在美元的传统地盘里埋下了多元化货币的种子。 对朝鲜、土耳其这些国家,俄罗斯就推动建立“不受西方控制的贸易结算体系”,用实际合作让全球南方国家看到去美元化是真的能做到的。 俄罗斯的推动作用还表现在引领全球去美元化的节奏上。西方冻结俄罗斯资产砸了自己的信用招牌,之后俄罗斯赶紧通过媒体发声、外交沟通这些方式,放大“美元陷阱”的警示,推动发展中国家加快外汇储备多元化。 IMF的数据能证明这种影响,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里的占比已经降到近30年的最低点,而卢布、人民币这些货币的国际使用比例一直在上升,这种变化和俄罗斯的示范作用直接相关。 就算普京公开说过“不反美元”,可他实际做的事早就说明问题了——俄罗斯央行的数据显示,2025年俄罗斯外汇市场里人民币交易占比已经到了99.6%,基本完全替代了美元。 俄罗斯搞去美元化既是为了活下去,也是在反抗全球金融秩序的失衡。从调整自己的资产结构到搭建区域机制,从突破双边贸易到建设多边系统,每一步都带着系统性谋划的痕迹。 西方搞制裁本来是想搞垮俄罗斯经济,没想到反而催生出最坚定的去美元化推动者,而俄罗斯把自己的困境变成了破局的机会,不光稳住了本国经济,还加快了全球货币体系向多极化发展的速度,这种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引领的转变,就是它能当系统性驱动者的核心原因。
俄罗斯在世界经济去美元化过程中的作用 俄罗斯在世界经济去美元化进程里,可不是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18 18:09:25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