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刚把中资芯片厂强制接管,中国反手就把仓库大门上锁——安世半导体惠州、上海两大

惜陈谈娱乐 2025-10-17 22:54:52

欧洲刚把中资芯片厂强制接管,中国反手就把仓库大门上锁——安世半导体惠州、上海两大基地里价值数亿美元的晶圆、封装件,如今一箱也飞不出保税区。荷兰正连夜跟中方部委商量豁免,这场半导体领域的风云变幻,瞬间吸引了全球目光。 当下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复杂,中美欧三方博弈激烈。美国凭借技术优势和政治手段,试图掌控全球半导体产业话语权;欧洲在汽车等产业对半导体需求巨大,希望保障自身供应链稳定;中国则在努力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产业自主可控。此次安世半导体事件,正是这场博弈的一个激烈碰撞点。 荷兰以“保障欧洲芯片供应安全”为由接管安世半导体,实则背后是美国施压。早在6月,美国官员就向荷兰明确施压,若想让安世从美国“实体清单”中获得豁免,必须撤换中国籍CEO。 这种“穿透式审查”规则,将中国企业的海外子公司也纳入制裁范围,荷兰的接管令在美国升级制裁规则后48小时内出台,时间线重叠得如此“巧合”,其政治目的不言而喻。 然而,荷兰政府或许没想到,他们接管的只是一个“空壳”。安世半导体80%的产能集中在中国,惠州和上海的基地每年产出数百亿颗芯片,东莞封装厂承担着全球70%的最终产品出货量。 当中国商务部10月4日发布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中国工厂及分包商出口特定零部件时,荷兰人突然发现,他们能控制的只有欧洲的晶圆厂,但这些晶圆必须送到中国封装才能变成可用芯片。 “现在的情况是,德国汉堡的工厂能生产车规级功率芯片,但没法运到中国封装;而东莞的封装线停着,每天有2.5亿颗芯片发不出去。”行业分析师的话,道出了荷兰此时的尴尬处境。 这对欧洲汽车产业供应链造成了深度冲击。安世半导体供应欧洲18%的车规级芯片,禁令发布后,现货市场价格已跳涨两位数,大众德国工厂直接减产30%。大众、宝马等欧洲车企陷入恐慌,这不仅影响了生产进度,增加了成本,还可能对市场份额造成损失。 中国出口管制稀土技术,更是直指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的命脉。每台EUV光刻机需要10公斤以上中国产钕铁硼永磁体,而全球93%的磁体制造产能在中国。消息公布当天,ASML股价应声下跌3.5%,荷兰政府连夜组建工作组,试图与中国部委协商豁免。 这一招,展现了中国在关键资源和技术上的话语权,也是大国战略的体现。维护自身产业安全,推动产业升级,在国际规则制定中争取更多主动权,是中国此举的深层考量。 特斯拉紧急组建应急团队赴华寻找芯片替代方案,苹果被曝正在评估零部件短缺风险。这些国际巨头的应对措施,显示出事件在全球商业层面的连锁反应。 而中国本土芯片企业则迎来机遇期,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功率半导体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3.7%,华为、新凯来等企业的国产化替代进程明显加速。 未来全球半导体产业“去美化”与“去中化”趋势愈发明显。在这种分裂趋势下,中国半导体产业既面临挑战,也迎来机遇。挑战在于技术封锁可能带来的发展阻碍,机遇则是在倒逼效应下,加速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 这场半导体之争,没有真正的赢家。但中国用行动证明,在技术封锁的铁幕下,创新与韧性,才是穿越周期的通行证。当荷兰人在讨论“如何体面地退场”时,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书写新的规则。大家觉得在这场博弈中,中国半导体产业未来该如何更好地发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409

评论列表

用户64xxx32

用户64xxx32

1
2025-10-18 17:28

报团去荷兰红灯区,搞死几个

猜你喜欢

惜陈谈娱乐

惜陈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