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将军有两个莫逆之交,一个是周至柔,一个是陈诚。可谁能想到,他人生最后时刻,最

惜陈谈娱乐 2025-10-18 10:54:03

吴石将军有两个莫逆之交,一个是周至柔,一个是陈诚。可谁能想到,他人生最后时刻,最想听到的那通电话,却成了压垮人情的最后一根稻草。 吴石不是普通的军人,1916年他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和周至柔成了同班同学,三年同窗情谊,后来又一起在军队里摸爬滚打。1932年淞沪抗战时,两人并肩指挥作战,打完仗还会约着去看京剧,梅兰芳的戏他们都爱听。 1946年后,周至柔成了空军总司令,吴石官至福建省政府主席,开会时两人还总坐在一起,私下里酒局也没断过。可1950年3月,吴石察觉自己因蔡孝乾叛变被盯上后,连着三次给周至柔打电话,听筒里只有忙音,最后一次甚至被直接挂断。那一刻,他心里肯定清楚,几十年的交情,在“自保”面前碎得彻底。 其实吴石早就知道潜伏的风险。1949年8月,他受组织派遣赴台,顶着“国防部参谋次长”的头衔,暗地里把台湾的防务部署、兵力配置这些核心情报往大陆传。 他陆大四期毕业,陈诚当年都算他的后辈学生,按说在台湾的人脉够硬,可架不住局势变了。1950年3月他被捕后,拍板抓他的,正是当年听他讲课的学生。蒋介石批捕令那天,旁边的人连大气都不敢喘,陈诚当时在台湾能说上话,却也不敢明着保他,只能在暗处想办法。 陈诚的做法,确实比周至柔多了点人情味。1950年6月,吴石的夫人王碧奎因为“共谍家属”的罪名被抓,关在台北看守所。陈诚没声张,私下找了看守所的负责人,特意交代“别让她受委屈”,还让人给她送了棉衣和药品。 到了1951年1月,又以“证据不足”为由,把王碧奎放了出来,临走前还让人偷偷塞给她500块银元。在那个年代,敢这么做已经算是顶着风险了,毕竟谁都怕被贴上“通共”的标签。 而周至柔呢,自从挂了吴石那通电话后,就彻底把这个人从自己的生活里抹掉了。后来有人采访他,问起吴石的事,他就只说五个字“我不便评论”,再多一个字都不肯说。 网友们吵得厉害,有人说他是怕被牵连,毕竟手里握着空军的兵权,一旦沾上这事,自己的位置就保不住了;也有人骂他忘恩负义,连句“知道了”都不肯说。 可仔细想想,在蒋介石的圈子里,“忠诚”比什么都重要,哪怕只是跟“共谍”有过交情,都可能被怀疑,周至柔的冷漠,更像是那个时代逼出来的自保。 1950年6月10日那天,吴石和朱枫、陈宝仓他们一起被押到台北马场町刑场。他穿着整齐的军装,亲手把领章捋平,面对枪口时还高呼“中国人民解放万岁”。 直到1973年,大陆才正式追认他为革命烈士,2013年,他的遗骸终于从台湾迁回福州烈士陵园安葬。那天,他的女儿吴兰特意从美国赶回来,手里攥着父亲生前写的信,信里有句话让人泪目:“信仰即生命,为大多数人着想,值。” 吴兰这些年过得不容易,父亲出事后,她在台湾被歧视了二十九年,只能靠做缝纫工糊口,1980年才去了美国。可她一直没丢了父亲的嘱咐,每次跟人说起父亲,总说“他不是什么英雄,就是做了该做的事”。 现在网上还有人争论吴石值不值,其实答案早就在他给女儿的信里了。他不是不知道风险,只是选择了更重要的东西。而周至柔和陈诚的不同选择,也成了那段历史里的一面镜子,照出了乱世里的人情冷暖。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32

猜你喜欢

惜陈谈娱乐

惜陈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