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突然出手!特朗普的关税麻烦,这次真捂不住了。 2025年9月18日,美国最高法院发公告,说11月5日要审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合法性。 11月5日开庭审合法性,这事儿哪是判个对错那么简单? 美国财政部预估,若最高法院维持原判,需退还7500亿至1万亿美元关税,可能挤占2025财年联邦预算。 美国行政与司法的平衡,说不定会被这案子影响。 要说这事儿的源头,还得回到今年4月。 2025年4月,特朗普以“应对贸易逆差”为由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并援引IEEPA签署关税令。 搬出《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当尚方宝剑,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下手。 10%的“对等关税”先摆上,加拿大、墨西哥还得加25%“反毒品税”。 在他眼里,这是“救经济”的好法子。 可懂法的人一眼就瞅出,这关税从根上就埋着雷。 不满情绪来得比谁都快,才过12天就有人扛不住了。 5家美国小企业,在自由正义中心帮衬下,直接把官司递了上去。 紧接着,俄勒冈、亚利桑那等12个州政府也凑了过来。 指着特朗普就喊“越权”,理由说得明明白白: 宪法早把征税权给了国会,你凭啥拿紧急状态法当挡箭牌? 5月底,国际贸易法院终于给了说法:“这关税超纲了,违法!” 还下了全国禁令,限10天内必须停了这政策。 特朗普政府没认栽,很快向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了上诉。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暂缓执行禁令,允许关税在审理期间继续生效,最终于8月29日裁定政策违法但暂不立即叫停。 就这么着,关税硬生生又多撑了俩月。 8月29日的二审判决,才算真有意思。 7比4的投票,先认了“政策违法”,转头又说“没法立刻叫停”。 把案子打回重审不算,法官还直接划了红线: 总统征行业关税行,但别想把紧急状态法当“征税许可证”。 这下特朗普公开批评判决,说里面全是党派偏见。 说这判决“影响美国经济”,转头就宣布要上诉到最高法院。 甚至放话要亲自去旁听——美国总统干这事儿的,历史上没几个。 他有多在意这案子,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白宫发言人称,法院应尊重总统应对国家紧急状态的权力,但法律界指出IEEPA未授权全面征税。 可谁都知道,这早就是强弩之末,撑不了多久了。 现在,皮球终于踢到了最高法院,9个大法官成了最后的裁判。 最高法院9个大法官里6个是保守派,3个是他当年提名的,外界一开始觉得他稳了。 可懂行的人都摇头,说这事没那么简单——最高法院近年盯着“行政权别越界”,好几个案子都给总统权力套了笼子,还提过“重大问题原则”。 这次未必会给特朗普面子。 更让人心烦的,还是案子背后的利益烂摊子。 财政部早就急得跳脚,放出话来:要是判特朗普输。 那7500亿到1万亿美元的税款,就得一分不少退回去(美国财政部预估)! 2025财年预算要添大麻烦不说,搞不好又要闹债务上限危机。 企业界的苦,更是早藏不住了。 底特律的汽车零部件商说,单车成本明显上涨,利润全被啃光。 美国零售联合会也提到,农产品出口受影响下滑。 伊利诺伊州大豆农户因关税导致出口受阻,库存积压。 加拿大、墨西哥也多次表达不满,认为关税不合理,希望妥善解决税务问题。 说白了,这案子早不是关税该不该收——是总统和国会,到底谁说了算的事儿。 特朗普想把紧急状态法当“万能钥匙”,绕开国会搞关税。 可法院这边,死死守住了底线:征税权是国会的“专属蛋糕”,动不得。 要是最高法院站特朗普这边,以后总统搞贸易政策。 可能就更随心所欲,行政与司法的平衡,说不定会受影响。 要是站了反对方那边,特朗普的贸易保护牌直接失效。 还得背上那笔巨额退税的包袱,日子更不好过。 11月5日的庭审铃一响,全世界的目光,都得盯着华盛顿。 这场较量,早就超出了政策本身。 一边是行政权想“扩疆拓土”,一边是司法权要“守住边界”。 中间还夹着万亿利益,还有老百姓的民生疾苦。 等大法官们最终落下笔,写的不光是一份判决。 更是给美国权力运行定规矩——到底是权力说了算,还是法律说了算? 这答案,不用等太久,很快就要揭晓了。
别的都先放下不谈了,特朗普现在对中国只有一个要求,中国:拒绝最近,特朗普又出
【22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