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还看不上中方?印度官员访韩后,当着全世界的面喊出一句话:不想当下一个中国?印

桑代克 2025-10-14 14:18:24

印度还看不上中方?印度官员访韩后,当着全世界的面喊出一句话:不想当下一个中国?印度官员桑迪普·庞德里克扔出了一句狠话:“印度不想成为下一个中国”。 这话听着硬气,其实背后全是现实算计,喊狠话更像是给自己找台阶,毕竟真要走中国的路,印度现在连门都摸不着。 印度这几年一门心思想搞半导体,2025年刚在诺伊达和班加罗尔开了首个3纳米芯片设计中心,还盼着韩国的半导体封装企业能来帮忙,这会儿强调“不想当中国”,说白了就是想跟中国划清路线,讨好西方和韩国的资本。 毕竟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已经站稳脚跟,2025年制造业产值占全球27.7%,印度才刚到3%,要是说想复制中国模式,人家只会觉得你没本事还想抢饭碗,倒不如喊句差异化口号,显得自己有新思路。 但真不是印度不想学,是中国的路早就被自己走得太宽,留给印度的空间窄得可怜。中国从八十年代就开始攒产业链,现在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链条体系压根没漏洞,2025年出口制造业产品总额3.6万亿美元,印度拼尽全力也才达到其四成。 就拿最基础的纺织业来说,中国占了全球40%的份额,电子业占30%,印度连5% 都不到,想挤进去只能打价格战,可印度关税平均18.1%,比中国当年加入WTO时的7.5%高太多,制造商成本降不下来,怎么跟中国拼?前印度央行行长拉古拉姆・拉詹都直言,中国已经把低端制造的坑占满了,印度再往里挤就是浪费资源。 更要命的是,印度连学中国的底子都没有。中国当年搞制造业靠的是两样:基础设施和熟练工人。现在中国高铁里程超4.5万公里,物流成本才占GDP的8%,印度基建投资只占GDP的5%,物流成本高达 14%,规划15年的德里-孟买工业走廊拖到现在没起色,日本援建的高铁更是要推迟到2028 年才通车。 工人方面差距更大,中国职业教育覆盖率高,劳动力参与率超 70%,女性就业率也有七成,制造业能吸纳 3 亿人就业。印度呢,2025 年三年级学生里只有 20% 能看懂二年级的课文,辍学率25%,青年失业率飙到14.6%,所谓的人口红利根本没变成生产力,反倒成了失业压力。工厂里机器人密度中国每万工人 300 台,印度才 50 台,连自动化都跟不上,怎么搞大规模生产? 印度自己也试过硬闯制造业,2014 年就喊出 “印度制造” 计划,目标 2025 年让制造业占 GDP25%,结果十年过去,份额从 16% 跌到 2024 年的 14% 左右,2025 年上半年更惨,净外资流入暴跌 96.5%,只剩下 3.53 亿美元。2020 年砸 230 亿美元搞生产关联激励计划,想刺激企业扩产,到 2025 年 3 月就草草收场,因为企业目标完成率才一半。 更尴尬的是,一边喊着要跟中国 “脱钩”,一边 2023-24 财年从中国进口的电子产品占了总进口的 43.9%,56% 的印度消费者买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全是中国制造,钱包比嘴诚实多了。 既然低端制造走不通,印度就想往高端钻,这也是喊“不想当中国”的底气来源。可高端制造比低端更考验实力,中国研发投入占 GDP2.5%,专利申请量 160 万件,印度研发占比才 1.2%,创新指数排全球第 40,比中国低 28 位。半导体核心技术依赖台湾超过 70%,自己连个成熟的零部件供应链都没有,60%的零件得靠进口,这哪是搞产业升级,更像是赌一把碰运气。 所以桑迪普・庞德里克喊那句话,更像是场公关秀。既想告诉韩国和西方,印度走的是高端路线,值得投资;又想对内掩饰制造业的失败,把“走不通”说成“不想走”。毕竟中国用三十年时间从模仿做到原创,从劳动密集型爬到半导体、电动车出口全球前列,这种积累不是靠喊口号就能追上的。 印度与其说“不想当中国”,不如承认自己暂时没本事当,毕竟2025年中国电动车出口超500 万辆,光伏产量占全球 80%,这些成绩可不是靠嘴硬能换来的。

0 阅读:0
桑代克

桑代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