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曝光县消防队设罚款指标#【南都快评:下达罚没指标违法,执法绝不是“创收工具”】#河南一县消防队设罚款月度指标#10月13日,司法部曝光一起典型案例显示,2025年4月,河南某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在监督指导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时,发现近半年全县23个街镇消防领域行政处罚案件呈“整齐化”特征,每月处罚案件数量稳定在2-3件,罚款金额集中于2000-2500元区间。
执法数据如此“整齐划一”,究竟藏着什么秘密?经查,该县消防救援大队通过微信工作群下达“月度指标”,要求各街镇必须完成“行政处罚不少于2件、罚款金额不少于2000元”的硬性任务,并设置“群接龙打卡+月末通报”的考核要求……
众所周知,行政执法的本质是维护公共利益、规范社会秩序,而非追逐经济利益。具体到消防执法,其目的是排查隐患、预防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现实操作中,如果执法者将注意力从排查隐患转向完成收入指标,其行为逻辑必然发生偏移,既可能为了完成任务而选择性执法、过度执法,也可能对真正存在重大风险的地方视而不见。
着眼于一部门乃至一地的短期利益,罚没收入不断看涨,或许能缓解地方财政一时之饥渴。但从长远看,不仅风险隐患可能得不到及时清除,更会导致执法权威和政府公信力的丧失。
值得肯定的是,当地县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在发现问题后迅速介入,依法出具《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责令纠正错误做法,体现了内部监督机制的积极作用。司法部将此案列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的典型案例予以曝光,更彰显了中央层面整治执法乱象,推动依法行政的坚定决心。#县消防队设罚款指标被执法监督局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