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出手了! “英语要被踢出高考主科”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教育部一句回应,却让家长们又惊又叹——不是取消,而是纠偏! 这“纠偏”俩字看着简单,里头藏的门道可不少。此前喊着要取消英语主科的家长,多半是被“哑巴英语”折腾怕了:孩子每天背单词、刷语法,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比物理化学加起来还多,可真遇上外国人问路,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更让人揪心的是,有些孩子明明数理化很拔尖,就因为英语拖后腿,离理想的学校差了一大截。 可教育部的回应算是给这场争论定了调:英语主科地位不动,但玩的套路得变。最明显的就是考试题型的调整,以前占分多的语法单选题少了,阅读和写作的分值悄悄涨了,英语试卷的阅读部分从40分增至50分,写作部分占到40分,连“读后续写”这种考验实际表达的新题型都冒了出来。这意思很明白,以后光靠死记硬背拿不了高分,能看懂、会表达才是真本事。小学的英语课时也砍了一半,从每周四五节减到两三节,说是要先培养兴趣,而不是一上来就逼孩子刷题。 但这场“纠偏”也藏着让人头疼的矛盾。有调查显示,超60%学生觉得学英语压力大,而且多数上班族成年后根本用不上,不少人吐槽这就是浪费时间。更有人发现,现在AI同传准确率都能到96.7%了,日常沟通靠翻译软件基本能搞定,何必让全民都耗在英语上?还有人担心,过度强调英语会冲淡文化认同,有中学调查就发现,62%的学生更了解圣诞节而非端午节。 可反对的声音也站得住脚。全球80%以上的前沿论文都是用英文写的,要是真把英语地位降下去,以后搞科研的孩子连文献都看不懂,怎么跟国际接轨?日本2000年弱化英语教育导致国民英语水平暴跌的例子,也让不少人警惕政策调整的长期影响。而且语言学习有黄金期,要是学校不系统教,富裕家庭能花钱请3000元一小时的外教、上补习班,西部县城可能还得让数学老师兼任英语教学,这反而会拉大自然教育差距。年收入50万以上的家庭里,82%都反对降低英语地位,背后正是对孩子国际竞争力的担忧。 更让家长们“惊”的是另一个连锁反应:英语隐隐有降分趋势,语文分值却可能提到180分。以前还能靠英语拉分的孩子,现在得把更多精力放回语文上。不少家长吐槽,这哪是纠偏,分明是换了个“战场”,孩子的负担压根没减。就像北京海淀区有家长说的,“宁做10道数学题,不背1个英语单词”,现在可能得改成“宁背10个英语单词,不写一篇语文作文”,焦虑换了个形式而已。 真正的纠偏,不该只是改改题型、调调课时。上海高考英语“一年两考”的实践挺有启发,平均分提升11%的同时,学生焦虑指数还降了29%,这说明改进评价方式比简单调整分值更有效。更关键的是得补齐资源短板,通过师资培训、数字教育缩小城乡差距,不然政策再好,农村孩子没条件练听说,还是会被落下。要是评价体系不变,家长的焦虑就不会少,孩子还是得在应试的怪圈里打转。毕竟不管科目怎么变,只要分数还是升学的硬通货,“减负”就很难落到实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取消英语主科 废除英语课 高考提分英语 英语偏科 高考英语 新课标英语改革 英语高考提分
有人说干了一辈子快退休了,也没评上高级职称。10多年之前我遇到一位老教师,连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