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10日,毛主席在杭州接见了南萍等人。谈话时,毛主席问南萍:“你们空

小史论过去 2025-10-03 19:12:57

1971年9月10日,毛主席在杭州接见了南萍等人。谈话时,毛主席问南萍:“你们空军受不受许世友的指挥呀?”听了毛主席的话,南萍战战兢兢地回答说:“受他的指挥,听的。” 说起这次南巡,得从头捋捋。那年8月中旬,毛主席听了党内汇报,觉得地方情况需要亲自摸底,顺带调整一下氛围。8月15日,专列从北京出发,第二天就到武汉。在武汉,他召集湖北和河南的头头们谈心,话题总绕着原则立场转。意思很清楚,底线不能松,立场得稳。接着,专列继续南下,9月3日抵达杭州。这里是浙江地盘,南萍作为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正等着汇报工作。杭州的军政负责人按计划一个个来见,谈的还是那些老问题:地方和军区的协调,空军部队的归属。谁也没想到,9月8日晚会出点小插曲,有人报告专列停靠的支线位置惹了麻烦,附近有异常飞机活动。汪东兴当机立断,建议转到绍兴方向,避免风险。凌晨一点多,乘务员们被叫醒,列车悄无声息地开走,基地工作人员还摸不着头脑,就付了费用目送它离去。这事虽小,却让整个行程多了层警惕。 人物得先介绍清楚,不然故事接不上。南萍1918年生在山东,早年参加抗日,解放战争里也立过功。1955年授少将,后来转空军,1968年起管浙江军政。许世友1905年河南人,贫农出身,1927年入党,长征、抗日、解放战都冲在前头。1955年上将,1960年掌南京军区,管华东军事,以作风硬朗出名。汪东兴1916年江西人,红军老资格,专管中央警卫,1953年起局长,协调出行安全。陈励耘1919年四川人,1937年入党,空军系统干政治工作,1968年管杭州。白宗善1930年湖南人,空军学校毕业,1966年升空五军军长,管浙江空军。熊应堂是浙江军区政委,也在接见名单里。这些人各有岗位,却因为军令归属搅在一起。南巡中,毛主席每到一地都找他们聊,目的是理顺关系,别让小事酿大祸。 9月10日中午,事情又变卦。毛主席决定马上离开杭州,不惊动地方头头。汪东兴觉得不通知陈励耘他们操作难,建议改成召见。下午两点半,南萍、熊应堂、陈励耘、白宗善陆续到接待室。毛主席先问白宗善为什么前几天没来,陈励耘赶紧解释是值班。接着转入正题,点名南京军区和浙江的协调问题。南萍检讨说自己没领会指示,以后按许世友部署办。毛主席摇头,说错的指示不能盲从,得讲道理。许世友这人虽直,但能交朋友。重点来了,直问南萍空军部队听不听许世友指挥。南萍站直了,说受南京军区指挥,听他的。毛主席点头认可。这问题不简单,空军是战略力量,归属不明容易出乱子。浙江空军本该双重领导,但地方和军区总有摩擦。毛主席南巡两年多提这事,就是要当面敲定,免得下面猜来猜去。 这接见虽短,却敲定了关键。空军明确受许世友指挥,浙江地方得服从大局。想想看,那年代军区司令管辖广,南京军区覆盖华东,许世友手握重兵。南萍管浙江,空军部队就在本地,难免有地盘意识。毛主席问这句,等于划清界限,避免指挥链断裂。南巡本意是摸底地方,庐山会议后氛围紧张,他得亲自把脉。杭州这站,专列本停笕桥机场附近,转绍兴后又回,显示出安全考量。汪东兴的建议稳当,减少绕路,还便于下一步行动。谈话结束十分钟,专列就启动,下午三点三十五分开往上海。路上,毛主席没多停留,直奔下一站。这事接地气地说,就是领导出差遇上小麻烦,得灵活变通。军政协调说白了,是为了部队高效运转,别让内部扯皮耽误事。 离开杭州后,上海成了焦点。第一件事,汪东兴通知许世友速来。许世友9月11日赶到,王洪文说等了15小时,他摆手说形式不要紧。毛主席和许世友谈原则,许世友回应立场稳。这次见面补上了杭州的缺口,南萍的表态和许世友的确认,双向印证。南巡中,这样的接见不是孤例,武汉、长沙都谈过类似。毛主席强调,军区和地方要互补,别对立。许世友作风虽刚,但抓主要矛盾,道理讲通就好。空军归属敲定后,浙江部队行动更顺,南京军区统筹也牢。想想那些年,空军发展快,装备更新,训练强度大,指挥统一是基础。南萍后来调兰州军区副政委,继续干军旅。陈励耘因旧事离开岗位。汪东兴管警卫到晚年,2015年逝世。许世友战功留名,故居成纪念馆。

0 阅读:393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