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闹笑话了,他们拿阵风和歼-35A进行了对比,印度认为阵风的作战半径是180

世界聚焦点 2025-09-30 10:44:56

印度又闹笑话了,他们拿阵风和歼-35A进行了对比,印度认为阵风的作战半径是1800公里,歼-35的作战半径是1500公里,所以阵风更胜一筹。但是他们没有明白的是,如果这两款飞机相遇的话,没等阵风看见歼-35,阵风就已经被击落了,并且还说歼-35没有实战经验,阵风有实战经验,但是全世界都知道阵风有被击落的经验。 几个月前的印巴冲突对印度打击挺大,但他们又不愿意承认失败,于是各种媒体就开始转移注意力,歼-10C他们不好意思再说坏话,那就换个靶子——拿中国刚公开的歼-35开刀。 它们拿着阵风和歼-35A做起了数据对比,硬是把一场代差明显的较量说成了阵风更胜一筹,这番操作着实让人看乐了,而印度媒体言之凿凿地宣称阵风作战半径1800公里,歼-35A只有1500公里,却压根不提两者的计算标准天差地别。 阵风的所谓超长半径显然是挂满副油箱的数据,而歼-35A作为隐身战机,本就不需要外挂副油箱破坏隐身性,其官方披露的1350公里作战半径是实打实的机内燃油数据,若同样挂载副油箱,实际航程只会更远,这种选择性忽略的对比方式,跟拿短跑运动员穿钉鞋的成绩对比长跑运动员光脚的成绩没两样,实在算不得数。 就算抛开数据水分不谈,更关键的是印度压根没搞懂现代空战的核心逻辑,现代空战早就不是比谁飞得远的马拉松,而是比谁先发现、先攻击的狙击战,这恰恰是歼-35A的绝对主场。 央视《军情时间到》早就明确披露,歼-35A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仅0.02平方米,比成年人的手掌还小,而阵风的雷达反射面积超过1平方米,两者差了整整50倍以上,根据雷达探测公式,RCS缩小25倍就意味着探测距离减少55%。 也就是说能在150公里外发现F-22的雷达,要到67公里内才能捕捉到歼-35A的信号,这几十公里的距离差,足够歼-35A用射程远超西方同类武器的PL-15导弹完成锁定、攻击、脱离的全套动作,阵风连对手在哪都没看见就已经被击落,谈何作战半径的优势? 更可笑的是印度拿所谓的实战经验说事儿,声称歼-35A没经过实战检验,阵风却有丰富实战经历,可他们偏偏忘了,阵风的实战经验里早就掺进了被击落的“黑历史”,歼-10C一举击落了三架印度阵风,这可是实打实的战场记录。 更讽刺的是,印度现在吹嘘的还是计划购买的阵风F4,自家现役的其实是法国定制的阉割版F3R,连最核心的部分技术都没开放,就算真升级到F4,也只是缩水的4.1版本,连出口版歼-10C都打不过,还敢碰瓷技术更先进的歼-35A,这份吹牛的底气着实令人费解,况且歼-35A背后有完整的空战体系支撑,能接收预警机、无人僚机的实时数据,而印度空军连高强度电子对抗演练都缺乏,就算阵风有经验,在体系差距面前也毫无意义。 说到底,印度媒体这番对比更像自欺欺人的心理安慰,他们宁愿盯着作战半径这种可操作的数据玩文字游戏,也不愿正视五代机对四代半战机的代差碾压,更不愿承认自家军工体系的短板。 现代武器的较量从来不是单一参数的比拼,而是技术代际、体系支撑、人员素养的综合对抗,这恰恰是印度最薄弱的环节,与其花大价钱买外国战机装点门面,不如踏踏实实搞技术研发。

0 阅读:65

猜你喜欢

世界聚焦点

世界聚焦点

聚焦全球,捕捉新闻关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