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被GDP骗了!中国真实经济实力早已碾压美国,若非央视曝光,还不知道美国18.

世界聚焦点 2025-09-30 10:41:39

别再被GDP骗了!中国真实经济实力早已碾压美国,若非央视曝光,还不知道美国18.8亿美元GDP,竟是自己刷出来的,实际仅有三分之一。 央视新闻之前就提过个词叫“氛围衰退”,说的就是美国这情况,数据看着挺亮眼,2023年GDP都冲到27.7万亿美元了,可老百姓压根没感觉到富裕,反而觉得通胀压得喘不过气,日子越过越紧巴。 为啥会出现这种“数据狂欢”与“民生焦虑”的割裂?这背后藏着的猫腻,其实跟中美GDP核算的底层逻辑差异脱不了干系。 中美算GDP的法子压根不是一回事,中国靠的是生产法,盯着一二三产业的实际产出算总账,数据来源多是统计局、工信部这些部门的硬指标,比如工厂的工业产值、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农业的实际收成,每一笔都得有实打实的东西撑着。 可美国却是用支出法,不管生产端有没有真产出,只要钱花出去了就算进GDP,简直是花得越多,增长越猛的逻辑,更关键的是美国统计体系分散在70多个部门,初期GDP估算里近三成数据靠趋势推测,后续还常往下修订,光2008年后就有67%的初值被砍,每年虚增的增长平均有1.3%,这么算下来,纸面数据能不好看吗? 这种“以支出为核心”的统计思路,给GDP“注水”留足了空间,最离谱的要数自有住房虚拟租金,美国人自己住自己买的房子,没真收租金,却能在统计里算出一笔应收租金算进GDP,2023年这一项就有2.2万亿美元,占了GDP的7.9%。 可实际市场里,美国住房租金回报率才3.2%,比历史均值低了一大截,明摆着高估了住房的“虚拟价值”,光这一项砍下去,GDP就得少5000亿。 而且,为了进一步做大GDP规模,美国早就在统计口径上做过手脚,2013年的时候,他们干脆把研发投入、娱乐创作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资产,全算成了固定资产,就这么一改,当年GDP直接凭空涨了3.6%,要是按这个逻辑,企业花点钱搞个方案、剧组拍部剧,都能当资产算增长,这跟给数据吹气球有啥区别? 反观中国,虽然没把虚拟租金、无形资产这些水分项全塞进GDP账本,但经济实力的增长却藏在更实在的地方,制造业的实际产出逐年提升,2023年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跑赢了不少国家的增速,这些靠生产、靠收入堆起来的增长,可比纸面数字扎实多了。 说到底,GDP本是反映经济的统计工具,可美国把它玩成了数字游戏,27万亿的规模看着唬人,可剔掉虚拟项、挤掉修订水分,真实体量恐怕得打个大折扣,咱们更该看清的是,中国生产法核算下的经济实力,靠的是工厂里的产品、港口的集装箱、百姓口袋里的真金白银,这才是撑得起国力的硬底气,美国再怎么给GDP“刷数据”,也填不上民生与数据间的鸿沟,毕竟日子过得好不好,不是账本上的数字能说了算的。

0 阅读:0
世界聚焦点

世界聚焦点

聚焦全球,捕捉新闻关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