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就能打到中国核设施”?特朗普9月18日在英国脱口放话,他在当日演

寻觅往昔风华 2025-09-30 10:19:00

“一小时就能打到中国核设施”?特朗普 9 月 18 日在英国脱口放话,他在当日演讲中表示:“我们不会让步,我们有导弹、飞机、火箭炮,有一小时打到任何地方的能力,包括东方大国的核设施。”   这番言论听起来气势十足,却让不少人感到疑惑,究竟这是不是一场口号式的政治演讲,还是他真以为这些武器能如他所说做到如此精准的打击?尤其是他所提到的三类武器:导弹、飞机和火箭炮,它们的实际能力是否真能支撑他的“豪言壮语”呢?   无论是在国际舞台,还是在美国国内,这样的言论都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就这样,特朗普的这番发言不仅让人质疑其真实性,更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美国军事力量背后,那些过时且饱受争议的装备。   不过在分析这些言论之前,不禁让人问:特朗普是真的相信美国能在一小时内打击中国的核设施吗?或许他的表态更多的是为了展现强硬立场,毕竟要在国际事务中占得先机,强硬的军事姿态无疑是一个好筹码,但问题是,他真了解这些武器的现状吗?   尤其是他提到的民兵-3洲际导弹,它的“老化”问题早已成了美国军方的隐忧;至于轰炸机,它们的速度和航程也根本无法达到特朗普所谓的一小时的打击时限;至于火箭炮,射程太短,简直不值一提,显然,特朗普所说的“一小时打到中国核设施”,不过是一个空洞的口号,掩盖了美国武器的实际问题,那么,美国究竟在这方面有多大的能力,是否能如特朗普所言实现一小时打击呢?   特朗普的演讲语言充满着自信与宣示,但如果我们细究他所提到的三类武器,实际上并没有他所描述的那么强大,首先来说“民兵-3洲际导弹”,这款导弹自1970年服役以来,虽然射程足够远,理论上能够覆盖中国的核设施,但它也早已超出了设计寿命,进入了“老兵”阶段。   近年来,民兵-3的多次试射失败以及发射中途故障,已经让它的可靠性大打折扣,更别提这款导弹在技术上有很多过时的问题,像是零部件难以替换,维修周期长,甚至出现了因图纸无法找到而导致维修困难的情况。   民兵-3能否保证在战时如期发挥作用,实在难以让人放心,更令人担忧的是,要延长它的服役寿命,美国还得投入巨额的资金,这笔花费甚至超过了新型导弹的研发费用,实在是“老将出马”难以重现辉煌。   而特朗普提到的轰炸机,如B-1B和B-52,虽然是美国的重要战略轰炸机,但它们的速度和飞行距离,也无法支持“一小时内打击中国核设施”的目标,以B-1B为例,飞行速度仅为1.25马赫,即便它全速飞行,也只能在一小时内飞行大约1500公里。   从美国本土飞到中国西部,至少需要六小时,更别提还要考虑飞行前的准备、空中加油、避开防空系统等复杂因素,与其说这些轰炸机能够迅速达到目标,不如说它们更像是纸上谈兵,在现代防空系统的威胁下,这些老旧的飞机能否顺利完成任务,依然是个未知数。   至于火箭炮,美国现役的M270A2火箭炮,射程虽然有所提升,但也仅有1000公里,这与特朗普口中的跨洲际打击能力相差十万八千里,即便将它部署到距中国最近的前沿基地,火箭炮的打击范围依然无法覆盖中国的核设施,而与之相比,中国的火箭炮射程已经突破了150公里,展现了其在区域作战中的强大优势,特朗普口中的火箭炮,实在是有些脱离现实,根本无法与中国的武器体系相比拟。   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特朗普的言论并没有建立在实际武器能力的基础上,而更多的是一种虚张声势的政治表态,美国的军事装备固然强大,但许多老旧的武器系统,经过多年服役后已经面临性能退化,无法满足现代战场的需求,就像特朗普曾多次破产的商业经历一样,看似辉煌的“强硬言辞”背后,实际上是无法支撑的空洞承诺。   特朗普的“一小时打到中国核设施”的言论,不仅高估了美国武器的实际能力,也忽视了中国的防御能力,中国不仅具备强大的防空能力,还拥有强悍的核反击力量,任何所谓的“威胁”都不过是纸上谈兵。   正如那些破产的企业计划,这种夸张的军事威胁最终会证明自己是空洞的,无力的,特朗普或许意识不到,真正的军事威胁,不是空口无凭的言辞,而是实打实的实力与应对策略,那么,你认为特朗普这种夸大其词的言论,能否影响美国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关系?   参考资料:中华网——特朗普誓要夺回美军基地,特别提到中国:距中国核基地不到一小时

0 阅读:6

猜你喜欢

寻觅往昔风华

寻觅往昔风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