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4号,俄罗斯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一句话直接炸了锅!他表示俄罗斯已经向

往事趣谈纪录 2025-09-26 11:19:17

当地时间9月24号,俄罗斯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一句话直接炸了锅!他表示俄罗斯已经向中国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合同。   这份合同说的不是别的,正是中俄蒙三国折腾了快二十年,终于敲定的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天然气管道项目。这事儿可不是简单的能源买卖,它实实在在要改写欧亚的能源格局,更是把三国的利益紧紧绑在了一起,是一步关乎长远的战略大棋。 为啥这事儿拖了快二十年才成?核心就卡在俩问题上。第一个是价格问题。早些年俄罗斯仗着欧洲市场大,给中国报的天然气价格特别高,中国这边核算后觉得完全不划算,自然没法答应。 第二个是路线问题,双方也争了好几年。一开始有两个方案,一个是过境哈萨克斯坦,另一个是过境蒙古。 过境哈萨克斯坦的话,那里现有的管道早就满负荷运行了,要走就得新建管道,成本太高,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直接说这方案不现实。 而过境蒙古呢,蒙古一开始狮子大开口,不仅要高额过境费,还想附加低价买气的条件,谈判就这么僵住了。 真正让事情出现转机的,是俄罗斯在欧洲的天然气市场几乎丢光了。数据显示,2021 年的时候俄罗斯还能给欧洲送 1500 亿立方米天然气,现在已经降到当年的 25%,收入掉得厉害,俄气去年甚至净亏了 131 亿美元,再不找新市场就撑不住了。这时候俄罗斯才真正放下身段,愿意在价格和路线上让步。 价格方面,普京公开松口,说给中国的气价会采用市场化定价,而且肯定比给欧盟的价格优惠,这一下就打消了中国的顾虑。 路线方面,蒙古也主动降低了要求,不再提过分的附加条件,最终三方敲定管道从俄罗斯的气田出发,经蒙古抵达中国北方。 这个项目建成后,好处可太多了。对中国来说,每年能稳定收到 500 亿立方米天然气,这相当于俄罗斯当年对欧洲出口量的四分之一。 中国每年要进口大量天然气,之前不少靠海上运输,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些容易受制约的地方,有了这条陆上管道,能源安全系数一下就提高了。 而且便宜的天然气能降低工厂成本,还能帮着实现 “双碳” 目标,跟风电光伏配合着用,更稳当。 对蒙古来说,好处更直接。蒙古每年光管道过境费就能拿 10 亿美元左右,这钱占了蒙古 GDP 的 2% 到 3%,能形成稳定的外汇收入。 同时管道建设还能带动当地钢铁、物流产业发展,创造好几万个工作岗位,沿线的城镇化率都能跟着提高。 对俄罗斯来说,这份长达 30 年、总投资 250 亿美元的合同,就是条实打实的经济生命线。它彻底稳住了东方市场,不用再看欧洲脸色,更标志着俄罗斯的能源战略正式转向东方。 更值得说道的是,这份合同里还藏着个关键细节。俄气 CEO 米勒说了,以后天然气交易的付款,可能用人民币和卢布各占一半。 这意味着买卖不用非得靠美元结算,等于绕开了美国的金融管控,对美元的能源霸权是个实实在在的冲击。 其实这事儿看下来,根本不是谁赚谁亏的小账,而是大国之间互相借力、稳定发展的大账。俄罗斯有资源,中国有市场,蒙古有地理优势,三方凑一起,既解决了各自的难题,又在西方的围堵外搭起了新的合作框架。 有人说这是 “抱团取暖”,但往深了说,这是在造一条 “利益共同体” 的纽带,让欧亚的能源格局更均衡。 大家想想,这条管道建成后,会给咱们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啥影响?中国的天然气价格会不会更稳?蒙古的老百姓能因此过上更好的日子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73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