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撕毁中国订单,事后拒赔361亿违约金,如今又上门求助了!这个国家很有意思,20年前与中国的合作中,二话不说就撕毁订单,甚至还拒赔300多的亿的违约金,没想到现如今又找上门来求帮忙了,那我们会不会帮呢? 被誉为 “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的航空发动机领域里,乌克兰马达西奇的名字确实曾如雷贯耳。这家 1907 年成立的企业,熬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苏联解体,靠全型谱制造能力坐稳 “动力沙皇” 宝座,安 - 225 的 D-18T 发动机、米 - 26 的 TV3-117 涡轴发动机,连中国教 - 8 教练机的 AI-25 动力系统都出自它手,产品曾给全球 122 个国家的 54 种飞行器供能,这份家底在业内着实亮眼。 其实中乌航空动力合作早有渊源,追溯到 1954 年,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就源自马达西奇的 M-11FR 活塞发动机,后来的运 - 8 运输机、AG600 水陆两栖飞机的 WJ-6 发动机,还有 L-15 教练机,都带着它的技术印记。 2014 年之后,马达西奇和俄罗斯断了合作,收入骤减,中国企业成了它的救命稻草。2016 年,北京天骄航空和马达西奇签了战略合作协议,中方拿 45 亿美元换 56% 的股份,还承诺两年内再投 2.5 亿美元搞现代化改造,连乌克兰第一副总理都拍着胸脯说,2017 年就能在重庆的合资工厂看到组装的第一台发动机。 那会儿双方规划得特别美好,要在重庆建国家级航空动力基地,2020 年建成后年产千台发动机,马达西奇总裁博古斯拉耶夫都直言 “需要中国的市场”,还想着一起培养人才、开拓全球业务。 可这份 “甜蜜” 没持续多久,美国的影子就插了进来。2019 年 8 月,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访乌,明着表达对中乌合作的 “关切”。 美国自己根本用不上马达西奇的技术,却偏要阻挠中国拿到核心能力。泽连斯基政府为了给美国新总统递上投名状,干脆直接对中国投资方下了制裁令,2021 年更是把合资企业强行收归国有,连中方持有的 56% 股权都不认了。 中国企业从 2017 年就开始善意协商,实在没办法才在 2020 年底提起国际仲裁,可乌克兰方面直接当起老赖,以 “赔偿款项过高” 为由置之不理,那笔连本带利的损失算下来,和你提到的 300 多亿违约金数额相差无几,却成了一笔没人认的烂账。 更有意思的是,马达西奇自己的日子也没好过。收归国有后,它根本没能力维持尖端发动机生产,干脆改成了军用无人机厂,结果 2024 年起接连被俄军精准打击,扎波罗热的厂房被炸成火海,设备烧得一干二净,400 多名驻厂乌军都没能保住厂房。 曾经的 “动力沙皇” 成了无人机作坊,最后连作坊都没了,乌克兰手里彻底没了谈判的筹码,之前拿中方的 45 亿美元投资款盖的厂房、买的设备,全成了战场上的灰烬。 等到家底烧光了,乌克兰又想起中国来了。这几年泽连斯基政府不止一次喊话希望中国 “发挥作用”,说白了就是想求帮忙。 毕竟当初重庆的产业基地都快建成了,中方已经投入十多亿美金建厂房,还规划了 100 亿的产业集群,连发动机试车台都搭好了,甚至帮着培养了掌握装配工艺的技术人才。 现在马达西奇的技术骨干流失、厂房被毁,想重建航空工业,放眼全球,也就中国既有技术承接能力,又有曾经的合作基础。 可他们似乎忘了,当初撕毁协议时有多干脆,拒赔时有多硬气,如今找上门来,连句像样的解释都没有,更别提提赔偿的事了。 乌克兰媒体早就在 2021 年就批评过泽连斯基,说他卷入中美之争是 “对美妥协,没有好处只有损失”。现在回头看这话真是一点不假,抱美国大腿没抱出好处,反而把自家的宝贝企业搞垮了,还欠了中国一笔糊涂账。 如今想让中国伸手,先不说那笔 300 多亿的违约金,光是当初被非法剥夺的股东权利、中断合作造成的损失,都还没个说法。 这就好比当初拿了别人的钱办厂,转头把厂子砸了还不认账,现在厂子烧没了,又回头找当初的投资人借钱,这份操作确实够 “有意思”。
伊朗向俄交付40台燃气轮机后,莫斯科传出惊人交易,欧美舆论一片哗然!9月24日
【4评论】【9点赞】
用户10xxx24
不理7它!
a如花似玉
泽连斯机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