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98%出口商品卖给中国,都是什么商品?说句你们不敢信的,它出口的很多商品,普通人估计用不到! 首先要说的就是朝鲜的假发和假睫毛产业。这一产业看似小众,却是朝鲜最具出口量的轻工业项目之一。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朝鲜的假发并不是完全依靠进口原料生产的,它们多是用本国人剪下来的头发,再搭配从中国进口的化学原料加工而成。 尤其是高端假发,必须纯手工钩,工人得拿着细钩针,把头发一根一根精准勾到人造头皮上,稍微偏一点,品质就差远了。假睫毛的要求更严,尺寸得精确到毫米,就像现在网上商家抢着要的“朝鲜手勒毛”,得一根一根手工磨尖了再勒上去,没个几年经验根本做不来。 这种加工模式能成,核心就是人力成本低。朝鲜的人工差不多是国内的一半,国内做一顶高端假发,光工费就得1000块,到朝鲜300块就能搞定。 山东青岛平度是全球最大的假睫毛基地,当地七成多的假睫毛产品,以前都跟朝鲜的代工厂合作过,14年前就有厂长把部分加工活儿挪到了朝鲜。 不过疫情把这事儿打断了,2020年朝鲜封关,中朝这边人没法往来,新工艺教不过去,等2023年重新开关合作,朝鲜工人已经跟不上新工艺的节奏了,之前卖得火的自嫁接朵毛,他们做起来又慢又容易出问题,比不上国内工厂。 但就算这样,2023年朝鲜发制品对中国的出口还是爆了,比2022年多了14.4倍,背后其实是全球假发市场在涨——预计到2028年,全球假睫毛市场规模能到18.5亿美元,中国这边2023年也突破了100亿元,需求摆在那儿。 再说说矿产资源,这玩意儿更“冷门”,普通人基本碰不着,但对工厂生产来说特别重要。朝鲜国土面积不算大,可矿产储量特别吓人,占了全球总量的2%,能开采的价值就有6.5到7万亿美元。 单说煤炭,储量就有3000亿吨,里面70%是褐煤;铁矿储量更有几百亿吨,而且品位大多在60%以上,在世界高品位铁矿里都排得上号。还有菱镁矿,储量直接世界第一,钨、钼这些矿物里,有7种都能进全球前十,铜矿、铅锌矿的埋藏量也分别有290万吨和2110万吨。 这些矿产基本都流进了中国的工业体系里。中国本来就是钢铁大国,对铁矿需求特别大,煤炭又是能源和化工行业的关键原料,朝鲜的矿产刚好能补一部分缺口。 但朝鲜开采技术跟不上,效率特别低,地表容易挖的矿还能凑活挖,深一点的就没办法了,甚至还出现过卡车烧柴火的情况,这直接限制了能出口多少。 很多朝鲜矿山其实是靠中国帮忙推进的,2005年的时候,通钢集团就花了70亿,拿下了东亚最大的茂山铁矿50年的开采权,从勘探到挖矿,都有中国的技术专家在指导。不过2016年后受联合国制裁影响,矿产出口掉了不少,不然这部分出口占比还能更高。 还有些土特产,看着常见,其实流通的圈子特别小。被称作“天下第一参”的开城高丽参,是朝鲜的招牌出口品,种参的历史能追到高丽那会儿,但高端的都卖到专业市场去了,普通消费者很少能碰到。 之前丹东边贸区还接过12吨朝鲜土特产,有26个品种,除了高丽参,还有党参、干松茸、野蜂蜜这些,虽然有人喜欢,但都在专业的商贸渠道里转,普通人很难买到。 朝鲜也出口水果和加工品,平壤、龙田那些大型果木农场,用生物工程技术种水果,加工成罐头、果干,甚至野果做的产品往外运,但这些产品大多进了食品加工厂当原料,很少能直接摆到超市货架上。 另外还有些比较冷门的,就是化妆品原料和半成品。朝鲜的“春香”牌化妆品,在丹东挺受欢迎的,它的生产基地新义州化妆品厂,一年能产6000吨香皂,人参皂和透明香皂的海外订单里,中国占了大部分。 这些香皂的核心原料是开城高丽参提取物,不少半成品先运到中国深加工,再贴上个别的品牌标签卖出去,普通人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源头是朝鲜。 还有朝鲜艺术家画的油画、刻的版画,也在出口的名单里,这些作品走的是写实风格,大多通过丹东的美术馆、展览馆流通,主要买的是收藏爱好者,普通人基本没机会接触。 其实这些出口商品的流向,背后是有贸易逻辑的。朝鲜靠这些商品赚人民币外汇,再反过来买粮食、石油、电力这些必需品。对中国来说,既能拿到性价比高的工业原料和加工服务,又能补充点有特色的商品,双方互相补台。 虽然很多品类普通人用不上,但在中朝贸易里,这些东西的作用可少不了,这也能说明,为啥朝鲜98%的出口都盯着中国市场。
看第一眼,尿素造不出来,确实!第二眼,等等,90%?你开什么玩笑,你的意思是有
【17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