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粹刚(1913—1937)抗日战争初期中国空军的顶尖王牌飞行员,与高志航、李桂丹、乐以琴并誉为中国空军的“四大天王”。他以精湛的飞行技术、顽强的战斗作风和辉煌的战绩闻名,最终在执行任务时不幸殉国,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空中英魂。[祈祷][祈祷][祈祷] 1913年,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他是东北人,“九一八”事变后家乡沦陷,这激发了他强烈的救国之心。 早年就读于辽宁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后因国仇家恨,毅然放弃学业,南下报考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后转入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第二期),成为最早一批接受系统现代化训练的中国飞行员。 从航校毕业后,因技术优异,留校担任教官,后调入空军第五大队第24中队,历任中队长、副大队长等职。 1937年8月16日,淞沪会战期间,刘粹刚在江苏句容上空首次击落一架日军轰炸机,开启了他的王牌之路。 在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个人共击落敌机11架(官方确认战绩),成为中国空军最高纪录保持者之一。他驾驶的霍克-3型双翼战斗机(编号2401)令日军闻风丧胆。 他的空战技术出神入化,尤其擅长近距离格斗。曾在上海上空以高超的“英麦曼翻转”等特技动作,反咬住一架日军王牌驾驶的九六式舰战并将其击落,这场战斗被当时的中外媒体广泛报道,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 他与妻子许希麟的爱情故事也是一段佳话。他曾用飞行特技向地面火车站台上的许希麟示爱,并写信道:“倘将来为国捐躯,已为吾辈之本职!希麟,吾妻,待我于地下耳。” 此话一语成谶,感人至深。许希麟女士在他殉国后,曾创办“粹刚小学”以纪念丈夫。 1937年10月,抗日战争北方战场吃紧,中国空军奉命支援山西忻口战役。 10月26日,刘粹刚率3架霍克-Ⅲ飞机从江苏溧水出发,前往山西支援娘子关作战。 由于航线不熟、天气恶劣、缺乏地面导航且燃油即将耗尽,在返航途中于夜间迷航至山西高平县上空。 为避免坠毁在居民区,刘粹刚坚持寻找迫降场。在最后时刻,他将唯一的照明弹让给友机,指示其迫降,自己却因高度不足,在尝试迫降时不幸撞上高平县城东南角的魁星楼,壮烈殉国,年仅24岁。 国民政府追赠其为空军少校。 他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著名的王牌飞行员之一,其事迹被广泛传颂。 201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刘粹刚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在2019年的电影《决胜时刻》 中,演员朱鹏程饰演了刘粹刚,再现了他与妻子的爱情故事和英勇无畏的飞行员形象。 刘粹刚代表了抗战初期中国空军的脊梁。他们驾驶着性能落后、数量远逊于日军的战机,以“我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的决死精神,搏击长空,捍卫着中国的领空和民族的尊严。他的牺牲,是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损失,但他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如同魁星楼上那不灭的火焰,永远照耀着后人。 #分享城市新鲜事# #不忘先辈致敬先烈#
刘粹刚(1913—1937)抗日战争初期中国空军的顶尖王牌飞行员,与高志航、李桂
史迹奇闻号
2025-09-25 01:14: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