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年,家财万贯的邓永祥在临终前要求儿子邓兆尊:“你以后一定要做一个败家子,出力地花钱。” 直到多年后,邓兆尊才明白父亲当年的用心良苦。 嘉诺撒医院的病房里,除了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还放着邓永祥常听的《胡不归》唱片,唱到 “杜鹃啼血” 那一句时。 老人枯瘦的手攥着邓兆尊的手腕,力气大得不像临终之人 —— 他没说出口的,是对身后家事的隐忧。 邓永祥走后第三个月,洪金梅就带着律师找到邓兆尊,提出要 “管理” 父亲留下的楚留香酒楼和西贡地皮。 那时邓兆尊刚把父亲的粤剧唱片藏品清点完,看着满满一屋黑胶唱片,想起父亲让他 “花钱” 的嘱托,咬咬牙把其中一半捐给了香港文化博物馆,剩下的卖给了收藏家。 拿到支票那天,他请三位刚认识的女友去半岛酒店吃饭,一次性给每人办了张附属信用卡,每月额度定在三十万港元 —— 这是他 “败家” 的开始。 1998 年冬天,邓兆尊把父亲早年投资的唱片公司股份低价转让了。 买家是圈里熟人,劝他 “再等等,行情能涨”,他却想起父亲病床前的话,只说 “钱放在手里才危险”。 这笔钱到手后,他在跑马地给三位女友各租了套公寓,距离相近却互不打扰。 每周轮流去陪伴,见面时总会带些父亲留下的小物件 —— 有时是块旧怀表,有时是枚粤剧脸谱胸针。 洪金梅得知后,在媒体上哭诉说 “兆尊糟蹋家产”,可邓兆尊没回应,只是加快了处置资产的速度,次年又卖掉了尖沙咀的一栋写字楼。 2000 年夏天,洪金梅私自拿着邓永祥的旧印章,试图抵押楚留香酒楼贷款。银行打电话核实,邓兆尊才知道这事,当天就带着律师去酒楼查封了财务室。 看着母亲在酒楼大堂撒泼的样子,他突然懂了父亲的用意:父亲留下的物业、股权都是 “死资产”,一旦被人攥住把柄就能处置,可把这些换成现金、分散花出去,反而成了 “活钱”。 至少母亲没法再用父亲的名义挪用。那天晚上,他给三位女友各转了五十万,说 “买点喜欢的东西”,自己则把父亲的戏服找出来,对着镜子比划了两下《吕布与貂蝉》里的身段。 2003 年,洪金梅把邓兆尊告上法庭,说他 “恶意处置家族资产”,要求分割剩余财产。开庭那天,邓兆尊带了厚厚的流水单。 从 1997 年到 2003 年,他花出去的钱有迹可循:捐给慈善机构的、给女友的生活费、变卖资产的款项,每一笔都能对应到具体时间和用途。 律师当庭指出,这些支出都是 “合理消费”,且邓永祥的遗嘱里本就写明子女可自由处置各自份额。 洪金梅没能拿出反驳的证据,只能看着法官驳回她的诉求。走出法院时,邓兆尊抬头看了看天,第一次觉得父亲的话 “有点道理”。 2006 年,法院最终判决邓永祥遗嘱有效,洪金梅仅获一元遗产。 那天邓兆尊没庆祝,只是去父亲的墓地坐了坐,带了瓶父亲爱喝的米酒。 他跟父亲 “说”:“我把酒楼卖了,卖了个好价钱,妹妹们的生活也安顿好了。” 那时他手里还剩西贡的一小块地皮和几处住宅,没再继续变卖。 他知道,该花的钱已经花了,剩下的足够支撑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也守住了父亲想保全的东西。 之后几年,邓兆尊偶尔会客串影视剧,比如在《皆大欢喜》里演个纨绔子弟,片酬不多,纯属兴趣。 他还是保持着给女友发生活费的习惯,只是不再像早年那样大手大脚,会跟她们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偶尔在家煮碗面。 有人问他后悔 “败家” 吗,他总笑着说:“我爸让我花,我就花,花得安心。” 2019 年洪金梅患肺癌住院,邓兆尊带着妹妹们去探望。病床上的女人没再提财产的事,只是拉着他的手,说 “当年不该闹得那么僵”。 邓兆尊点点头,给她递了杯温水,那些年的争执,好像随着父亲的嘱托和岁月,慢慢淡了。 母亲走后,他把父亲留下的最后一套戏服捐给了粤剧博物馆,捐之前自己穿了一次,在镜子前唱了段《光绪皇夜祭珍妃》,唱腔没父亲的清亮,却多了几分释然。 现在的邓兆尊还住在香港,手里握着西贡地皮的租金和早年变卖资产剩下的钱,生活不算奢侈却安稳。他偶尔会去父亲常去的茶餐厅,点一碟干炒牛河,听邻桌老人聊粤剧。 信源:父亲死后留下4亿财产,临终遗言:做个败家子吧,把钱花光!——搜狐
笑不活了!西贝贾老板这巡店戏码,说是“演帝”都不过分吧!店长邀他点评菜品,他
【33评论】【9点赞】